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万丈,一粒沙子可以宣告沙漠的壮阔。在蜀山区,“有德”正汇聚合力、“向善”在凝聚能量,催生一个又一个“身边榜样”、有德之士,充满友善、大爱、敬业的温情故事频频上演,彰显着一座城的万物有爱、生生不息……
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带动一座城
在蜀山区小庙镇,叶先华、刘光翠是人尽皆知的“中国好人”,她们“15年如一日照料卧床不起的婆婆”的故事感动一方乡邻,传为佳话。
起初,叶先华、刘光翠只是凭着“善待亲长”的本能,日常照顾着婆婆。2006年,婆婆因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叶先华、刘光翠相继辞去工作,全身心照料老人。久病不起的人多少都有些脾气暴躁,但妯娌俩从没有一丝怨言,每天为婆婆做饭喂饭、按摩翻身、擦洗清洁,还变着法逗她开心。卧床15年,老人从没有得过褥疮。
在妯娌俩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身体有了很大的恢复,情绪也逐渐平复,每当家里来人,她总是眼含热泪指着两个儿媳赞“好”。当被问及是否觉得辛苦时,妯娌俩也总是笑着摇摇头,“这有啥累的,给老人养老送终是儿女的责任,这也是一种福分。”2021年,刚过了90岁大寿的婆婆安详离世,叶先华、刘光翠用15年的不离不弃,践行孝老爱亲的中华美德。
无独有偶,家住蜀山区的刘宁,也用不离不弃的选择,演绎着人间真爱。因意外导致颅脑损伤,与刘宁相恋半年多的男友变成了植物人,她毫不犹豫地决定留下来照顾。几年来,刘宁夜以继日地照顾着男友……她的事迹从蜀山区传颂至全国,对这位有情有义的姑娘,网友点赞。2021年2月,刘宁当选“中国好人”。
近年来,随着蜀山区好人选树机制的不断完善,一个个“身边榜样”从人群中走到聚光灯下,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树立起城市道德标杆。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榜样的力量转化为更多蜀山人的生动实践,引导全民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如今,蜀山区的“好人”不仅在增多还在传承,构筑起“蜀山好人”的良好生态圈。
回门婚宴上勇救溺水儿童的青年医生张礼刚,甘当“苦行僧”克服重重难关、敬业实干的“大国工匠”王开库,在普通岗位上把小事做到底、把服务做到家的“燃气人”吴雄飞……“好人蜀山”正成为全民行动自觉,一张张“蜀山面孔”频频亮相“好人榜”,塑造起跨越时代的“好人群像”,叠加为城市的文明新高度,也让蜀山区变得更加温暖。
“蜀山好人”正呈现雁阵效应,成为一股浩荡奔涌的力量。
志愿服务弘扬凡人善举共筑“大爱蜀山”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是靠高楼大厦打造出来的,而是通过一种精神和力量表达出来的,在蜀山区,平凡人织就的“志愿红”、演绎的温情故事比比皆是。
“合肥好人”李明宝是位出租车司机,十几年来,他坚持利用“出租车”做志愿服务。他还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每年中高考的“考试季”,为有需要的高考生、中考生提供爱心送考服务。于李明宝来说,帮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已经成为习惯。
西园街道美虹社区面积不大却爱心浓浓,0.5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汇聚了近3000多名志愿者,形成了充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博爱社区”。其中,邮电新村小区的“爱心社”更是传递着人间大爱——遗体捐赠,目前已有多名志愿者完成遗体捐献。
井岗镇十里庙社区内,无数辖区志愿者主动作为、积极奉献,推动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发展。
成立六年来,安徽新华女性公益发展中心聚集200余名青年志愿者,他们致力于助学助残、女童保护、关爱妇女、关爱环卫工人、关注留守困境儿童及特殊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女童的健康成长的“花蕊保护计划”,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开设“青春课堂”,切实提高了乡村女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蜀山大地上,还有一批由热心女性为主的志愿服务队,她们助学济困,陪伴困境孩童学习,帮老人理发,上门探访困难家庭。不久前,依托这些志愿服务队而成立的“蜀你最美”巾帼志愿服务队正式揭牌,23支服务分队千余名队员,将持续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文明蜀山”贡献“她力量”,为城市带来更多温暖与善意。
……
“小善渐而大德生”,在蜀山区,每个人都接受着爱的熏陶,也以一己之力传递着城市文明。目前,蜀山区不仅“中国好人”数量全市第一,还有60余个志愿服务品牌、12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基层一线,他们犹如星星之火,把点滴善意化作润物无声的爱与温暖,点亮了“好人蜀山”。
一件红马甲、一抹志愿红、一腔奉献情,如今,向上向善的意愿在蜀山传承、向上向善的情感在蜀山传递、向上向善的行动在蜀山汇聚,蜀山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心之城、志愿之城、好人之城。今后,蜀山区还将在好人选树、志愿服务等方面持续探索新道路、创新新模式,在平凡人中发掘更多有情有义、诚实守信、包容大度、坚忍顽强的“蜀山故事”,凝聚“大爱蜀山”。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姗 王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