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影啰,下楼看电影啦……”8月10日傍晚,蜀山区乡村公益电影放映人蔡圣友和妻子方红收拾好设备,开着流动电影放映车来到小庙镇北分路村村委会广场。
拉起幕布,摆好放映机,调试好音响。这套流程他们再熟悉不过了。20分钟后,放映机的光影“唰”地打在幕布上,围着蔡圣友的孩子们拍手欢呼着。热闹的音乐声一起,村民们从家中拎着椅子,三三两两聚拢到广场,等待“露天影院”的开场。
今年54岁的蔡圣友是小庙镇人,在乡村放映电影已有30多年。
上个世纪90年代初,蔡圣友从岳父手中接下了电影放映“接力棒”。他们见证了8.75毫米、16毫米、35毫米的电影放映机,到数字电影放映机、智能投影仪的时代变迁,也见证了泥泞村路变康庄大道、简陋土瓦房变高楼新房的变化。“2007年开始,我们用上了数字电影放映机,不仅设备轻了不少,而且操作简单。”蔡圣友说,“每次放映前都会放些不同主题的公益宣传片,如预防诈骗、垃圾分类、防溺水等等。”
正值暑假,当天,蔡圣友特地挑选了一部红色动画电影《最可爱的人》。“来看露天电影的群体主要还是老人和孩子,所以在挑选影片时既要新颖又要有教育意义。”蔡圣友坦言,现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看露天电影的人少了很多。但是,每年6月至9月,村民喜爱户外纳凉,这正是他的播映“黄金期”。
当晚放映了两部影片。电影散场时,已经晚上10点多了。明亮的月光拉长了夫妻俩收拾设备的身影。“每次看到观众看电影入迷的样子,我就特别满足和欣慰。”蔡圣友说,会一直坚持下去,为群众放好每一场电影。
乡村公益电影放映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据蜀山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每年要播放324场次,主要在乡村文化广场、养老院、学校、社区等场所,服务人次达8万多。
为实现从“看得到”向“看得好”升级,蜀山区文化馆通过健全观影需求征询机制,及时了解农村群众的观影需求,采用“院线推荐、群众点单”方式,放群众想看、爱看的影片,不断增强影片供给的针对性。同时,积极探索“公益电影+”服务模式,在放映电影时穿插开展政策宣讲、普法教育等,让每场公益电影放映都成为服务群众的综合性载体。
·本报记者 苏龙鹏 通讯员 詹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