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宏观社会的缩影,也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合肥市慈善总会在这个大集体中想办法,出思路。他们从走村串户了解群众需求,到“31个重点慈善项目”落地;从各级慈善组织雏形初现,到社区各种资源整合发力,再到各类制度出台,社区慈善工作的路径逐步明确;从募集基金需创新,到各类基金纷纷设立,再到募集渠道走新路、出实招……充满温暖与善意的社区慈善,正成为无数合肥人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来,合肥实施“社区+慈善”模式,各个乡镇(街道)逐渐搭建出完善的社区慈善综合服务平台,社区慈善从一种情义逐渐转化为一种机制,成为打通慈善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已在这座城市的“人情味”中悄然萌芽。
坚持党建引领 社区慈善行稳致远
慈善工作就是党的工作,只有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慈善事业才有活力,才有方向。如何发挥党建在社区慈善中的引领作用呢?市慈善总会“一班人”认为,基础的就是要健全各级组织,让党建在各级组织中发挥“头雁效应”,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念、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领发展。
近几年,市慈善总会强化织密慈善组织的网络,要求乡镇(街道)成立慈善协会,村级建有慈善组织,同时,选强配齐各个慈善组织队伍,形成“有组织、有人干”的良性发展模式,在上下融通上引领发展。
蜀山区试点并推广的“慈善综合体”逐渐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慈善服务向社区延伸,让救助更精准、就近,“15分钟慈善救助服务圈”的模型在一步步走向现实。这是社区慈善工作整合资源的结果。社区慈善工作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发挥组织的方方面面力量,才能形成合力。对此,市慈善总会整合了志愿者协会、义工协会等社会团体,集合社区各种资源,使这些个体群体在社区发力,成为社区长期良性发展的支撑力量。
社区慈善想要良性发展,还需要明确发展路径。市慈善总会先后出台了《合肥市“四善一体”社区慈善建设实施意见》、《合肥市慈善总会综合体建设实施方案》,从慈善资金、慈善项目、慈善文化、慈善品牌等各个方面,为下一步社区慈善发展提出了更明晰的方向。
服务民生大局
慈善项目有效实施
慈善项目是创新社区慈善工作的关键,认同度高的慈善项目,对推动“慈善回归民间”至关重要。
市慈善总会立足慈善为民理念,在创新社区慈善工作的实践中,走村串户,与贫困群众面对面,问需求,听呼声,在此基础上选择了“31个重点慈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和群众密切相关,不仅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也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中华慈善品牌项目”。
市慈善总会还通过点面结合实施慈善助困。认真贯彻落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将当下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点面结合开展帮扶。其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脱贫工作设立慈善项目,先后被省市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助力抗疫战斗,先后为街道、社区和乡镇提供了许多抗疫物资和款项,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家住蜀山区七里塘社区的独居老人王爷爷生活困难,身体状况欠佳,蜀山区慈善协会为其购买了智能探访设备,还经常组织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收拾房间、理发、清洗衣物,为老人孤独无助的晚年生活带来了希望。这些细小而温暖的瞬间发生在城市的各个社区角落,彰显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善意。近年来,市慈善总会尊重捐赠人意向,根据其意向选择慈善项目,比如蜀山区慈善会根据辖区入驻500余家企业募集的900余万善款的走向,先后选择了81个项目,为汉嘉、美虹、七里塘、光明等6个社区191户80岁以上独居空巢、低保特困户统一购买智能探访设备,又为部分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让慈善工作真正进村入户。
创新募捐方式
善款规模不断扩大
创新社区慈善工作募集基金是一个关键环节,基金到位了才能出彩,才能出成果。
市慈善总会将发展壮大冠名慈善基金作为慈善捐赠的重要途径,各级慈善会领导班子主动上门,与企业家深入沟通,宣传《慈善法》,引导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及意愿对困难人群有针对性地帮扶,仅去年,市慈善总会就设立了“国轩慈善基金”“阳光电源慈善基金”“文一慈善基金”“新一站慈善基金”等4项基金,近年来先后共设立了40余支专项冠名基金,募集善款3654万元。
畅通捐助互动渠道,营造“人人可公益”的浓厚氛围,通过定向捐助的方式建立慈善供需信息的对接和配置,提高慈善资金的使用效率,为慈善项目稳步推进打造了坚实的基础。蜀山区的“公益鹊桥会”2年时间筹集120余万元,确保了社区合作养老,特扶互助关爱等慈善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合肥华泰集团、合肥宝业集团、合肥双诺建筑、合肥昌达等企业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而且还发动员工献爱心,先后筹集善款200多万元。
市慈善总会立足于慈善大众化,做好做实日常捐赠服务,固本强基打造筹募体系,不仅设立社区慈善基金,还鼓励下一级慈善组织建立辖区资金池,形成多级多形式资金募集方式,增强善款募集的灵活度,进一步畅通捐赠渠道,有效聚集慈善资源,善款规模稳步增长。此外,各级慈善组织利用新媒体,在网上开设公益平台,共筹集善款500多万元。
推进五社联动
慈善服务不断提升
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是社区慈善工作一直努力的方向。
对此,市慈善总会提出了“五社联动”的做法,什么是“五社联动”?彼时,市慈善总会专门出台了《合肥市“五社”联动实施意见》,提出“五社”是指“社会服务平台”(社工站)、社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资源和社会自治组织。目前,社工站已实现街(镇)全覆盖;全市已有7000多人通过社工考试,其中高级社工10余人;全市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已有11000多个;社会资源和社会自治组织(包括村委、居委会)共5000多个。
志愿者是社区慈善工作的主力军。目前,每个镇(街)至少有一支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社工、志愿者走进困难群体家庭进行走访探视服务,调动社会力量、有志愿的爱心人士捐献时间、技能服务,使服务资源与需求有效衔接,并通过辖区党组织认领项目,志愿者、社工主动服务,主要包括对困难群众的精神慰藉、生活代购、公益理发、家电维修、卫生清洁等基础生活服务。
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市慈善总会创建了“一街一体一品”,比如,蜀山区依托“慈善服务综合体”的资源优势,分类分层设计了“蜀爱善行”之温馨家访,“蜀童花开”之暖心行动,“蜀风化雨”之温情相伴和“蜀心驿站”之携手同行等4个“蜀”字品牌及12个镇(街)慈善服务内容,先后对178户服务对象开展了心理疏导、上门维修、技能培训、养老照料,真正让慈善在社区“动”起来,使慈善在进村入户中彰显作为。此外,在优服务实践中,还推行“一人一档一策”,让服务专业化、精细化,平时通过需求采集,分类梳理,资源配对等规范流程定制,形成从困难线索中发现,救助需求中评估,帮扶资源兜底的一条龙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