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安徽首家“低碳AI智算中心”——“中贝合肥智算中心”在合肥市蜀山区正式上线运行。未来,该智算中心将以此为起点,为合肥及华东区域人工智能、科学计算、新材料研究、低空飞行等领域提供算力底座,助力数字经济发展腾飞。
战鼓催征,驰而不息。当前,合肥市蜀山区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争做“排头兵”、勇当新标杆。
打造全域创新“新标杆”
——以“科大硅谷”引领科产融合发展
“在科大硅谷这片‘雨林’中,我们这颗‘种子’扎下根来,一定能茁壮成长!”在“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驿站科学岛站,合肥贵专电磁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松年表示。短短两年时间,这家在细分领域有着过硬技术实力的科技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不断加速的全域创新。坐拥合肥市70%科教资源的蜀山区,汇聚了超过10万名科教人才和高校学生,是合肥创新活力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陈松年坦言,公司能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从“0”到“1”的突破,得益于蜀山全域创新的肥沃土壤,尤其是“科大硅谷”蜀山园的强力赋能。
“科大硅谷”蜀山园是“科大硅谷”重点片区之一,也是推进“科创回归都市”的重要承载片区。2022年,“科大硅谷”蜀山园建设启幕,蜀山区以此为契机,推动新一轮“科技+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要按照省委和市委要求,勇当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标杆,在新的更高起点上,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科大硅谷’蜀山园建设,打造蜀山‘全域科创’IP。”蜀山区区长杨森表示。目前,已投入运营的“科大硅谷”蜀山园累计招引入驻及孵化人工智能、高端智能设备等企业130余家,入驻院士团队7支。
为破除资源要素的“瓶颈”,蜀山区创新“科创+城市更新”路径,租、购、改并举盘活存量,拆、留、建同步提高增量,探索出一条“老城区转型科创”新路。2023年,全区新增科创载体27.3万平方米,目前在建科创载体45.2万平方米。
作为蜀山区科创载体的另一张亮丽名片,位于蜀山经开区的中国环境谷,一个个环保领域的高精尖设备覆盖了节能、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固废处理等诸多领域。
依托“科大硅谷”人才、科创优势,通过“科创+”“标准+”“场景+”“生态+”赋能,全力打造“中国环境谷”绿色产业集群。目前,谷内已汇聚了400多家环境企业,30余个国家和省级环境领域科研平台,形成“环境高技术研发—核心零部件生产—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治理、环保工程及环保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已成为我省打造节能环保产业的主战场,全国环境领域技术策源地和重大关键产品来源中心。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2023年,蜀山区全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4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04家,技术合同交易登记总额178.17亿元。蜀山区科技创新综合指数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作为合肥市唯一代表获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督查激励,环境检测装备产业获评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构建服务产业“新体系”
—以“生产+生活”打造“服务链”
走进位于蜀山区的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一件件设计感和科技感兼具的产品,小到办公文具、产品包装,大到电子仪器、医疗设备,无不“绽放”出设计者绝妙的创意。这些作品先后荣获红星奖、德国红点奖及IF奖等国内外大奖共计200余项。
近年来,蜀山区围绕产业链打造“服务链”,一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一边加快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围绕合肥市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家用电器等主导产业,工业设计城成为大量企业探寻产品开发新思路的问道场所,部分成果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工业化项目。”工业设计城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引进180余家设计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目前,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等,跻身国内工业设计主题园区第一方阵。
如何在中心老城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蜀山区联动创新法务区建设,做强科技服务、工业设计、创意文化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首店经济、楼宇经济,做好文旅融合发展文章。
踏入天鹅湖文化商务区,一座座高耸的商务楼宇沿水而建,鳞次栉比,城湖相拥的景致美不胜收。通过“向上突围”,这里成了合肥市乃至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前不久,在中国商务区联盟年会上,天鹅湖文化商务区获评“最具潜力商务区”。
“目前,天鹅湖文化商务区已形成‘金融+文化’双元驱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蜀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商务区内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势头强劲,年营收170多亿元,占商务区总营收近七成。
在奋力“向上突围”中,今年1月至6月,蜀山区共有办公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重点商务楼宇122座,入驻企业2.1万家,其中入驻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四上”等重点企业321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37亿元。
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领域,蜀山区文旅产业同样加速出圈。如今,即使夏日炎炎,仍有许多市民前往特色街区观特色街景、看艺术展览、赏文创产品、品精致美食……在“文化气”和“烟火气”的双重体验中流连忘返。因为“特色”,蜀山区金大地东西街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接下来,蜀山区将按“1+1+3”文旅发展模式,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高标准打造天鹅湖创意文化示范区,做精做强“科文旅”“农文旅”“商文旅”融合发展3大片区,做好文旅融合发展文章。
做强开放发展“新平台”
—以国家级平台力促改革开放
南倚大蜀山,东接董铺水库,依山傍水的蜀山经开区风景格外宜人。这个被称为最美“袖珍开发区”、占地仅11.6平方公里的区域,不断绽放改革开放发展的新风景。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创优一流营商环境,推动资源要素不断向优势产业集聚。
“我们主要面向欧洲市场。”合肥布诺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入驻蜀山经开区10年来,公司客户遍布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去年销售额超2.56亿美元。
实现“单一窗口”在线24小时信息化报关、创新“智慧锁”监管模式、推行跨境电商转关无纸化……近年来,蜀山经开区依托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蜀山区块、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通过持续改革创新,20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
目前,蜀山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已集聚跨境电商进出口企业超200家,园区出口快件数从2019年的20万单到2023年的2000万单,4年增长近百倍,跨境电商线上清关单量占合肥市78%,清关货值占合肥市91%。
借力国家级开放平台,构建高效创新生态体系,同样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下足功夫。作为蜀山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承载区,蜀山经开区大力开展“小管委会+大平台公司”改革,园区平台公司——合肥蜀山高科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加速市场化转型,围绕开发区四大产业,成立专业化子公司、混改制公司,将平台服务和招商引资结合,推动产业集聚和企业发展。2023年,高科公司年度营收完成15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10倍;公司资产总额增至102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5倍。
在一步步深化改革开放中,蜀山经开区打破空间限制的掣肘,提高了土地“含金量”,催动新质生产力破土而出,成为“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唯一成功晋升为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该区在国家级经开区亩均效益评选、国家级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均排名全省第二,创历史最优。
建设生态宜居“新城区”
—以运河新城引领城市建设
炎炎夏日,位于蜀山区运河新城片区的心湖湖畔,清风拂面,绿意盎然。以这片碧波荡漾的湖面为中心,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正在这里蓬勃生长。
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作为合肥城市空间发展的“五大重点片区”,这里承载着合肥城市升级扩容的未来。该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运河新城片区自启动以来,始终坚持安徽省委、合肥市委提出的战略定位,聚焦引江济淮主体工程,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合肥城市建设4.0升级版。
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跳动着新城强有力的发展脉搏。经过3年发展,运河新城面貌日新月异,一批生态环保、信息技术、大健康、高端服务业等优质项目扎根成长。目前,已累计开工市政道路69条,总长度约96.6公里,总投资约143.36亿元。公服配套逐步完善,将提供安置房近2.5万套,保障超5万失地农民居有其所。
与新城建设同步,老城宜居品质加速提升。“周边环境很好,我们经常带孩子来这里玩水玩沙,孩子很喜欢。”每逢节假日,总长6.17千米的天鹅湖岸线人流如织。去年,天鹅湖上榜第三批省级幸福河湖名单。
作为合肥市区绿化率最高的区域,蜀山区辖区内董铺水库、大蜀山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合肥植物园、四季花海等众多美景引人入胜,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生态绿洲”。近年来,蜀山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引领,突出治理与管护并举,全面提升环境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让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今年初,蜀山区被命名为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细化实化目标任务,狠抓贯彻落实,奋战下半年、冲刺‘全年红’,勇当‘六个新标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蜀山篇章。”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蜀山区委书记王海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