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服务中心,是居民“家门口”的服务阵地,是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实体支撑。去年以来,合肥市从建设、运营、管理全链条推进亲民化改造,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置、提高服务质效,着力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党员群众愿来、爱来、常来的暖心家园。
听民意接地气,满足所盼所想
书画爱好者墨间交流、少年儿童课后课堂、户外劳动者歇脚纳凉……走进总面积近1300平方米的蜀山区井岗镇金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的服务布局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
去年,金湖社区对党群服务中心全面焕新升级,充分链接辖区资源,积极对接居民需求,打造集学习教育、便民服务、共享办公、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
党群服务中心怎么改、改哪些,居民说了算。推进亲民化改造之前,合肥各街道社区党组织通过线上发放调查问卷、线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居民所盼所想,让党员群众参与到改造中来,满足居民的办事、学习、文化和娱乐等需求。
“柜台太高,过来办事有压迫感”“增设儿童游乐设施和便民休息区”“在悦书房增加桌椅,方便年轻人看书学习”……一条条建议被记录下来,吸纳进亲民化改造的蓝图。
在庐阳区小桥湾社区,上下7层楼的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办公区设在一楼楼梯后面,仅占中心面积7%,把90%以上的空间留给居民。
“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功能设置最优化。”合肥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通过引导社区工作人员集中办公,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不设单独办公室,最大程度释放为民服务空间。对有的楼层较高、群众进入不方便的党群服务中心,各社区推动“搬家下楼”。
在室内空间布局上,各党群服务中心推动服务窗口由“隔离式”向“开放式”转变,不少街道、社区积极发掘本土文化,通过寻找城市记忆,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实现服务环境由“行政化”向“家装化”转变。
聚人心重创新,做实亲民之举
庐阳区三孝口街道七桂塘片区是老城区,老旧小区多,居住密度大,老年住户多,居民经常反映配钥匙、补衣服、修家电等不方便,找不到地方。
针对居民现实需求,街道、社区与文明办、城管等部门协商,布局打造便民服务巷,免费为老手艺人提供经营摊点,解决了周边群众高频服务需求。
围绕便民理发、家电维修、缝纫修补等群众需求,合肥市各街道和社区根据辖区居民年龄结构、职业情况、兴趣爱好等特点,形成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群众项目清单,通过市场化方式,由街道统一引入资源,形成服务项目模块,全面推行“潮汐式”服务,满足群众的多元需求。
在亲民化改造中,合肥市鼓励各党群服务中心根据群众需要,在工作日适当延长开放时间,节假日正常提供服务。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2000多个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了延时服务、错时服务,为驻地单位、居民群众活动提供场地和设施设备。一些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设置智能书柜、共享充电宝等,实现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
汇合力求实效,延伸服务触角
“碰到裤子长了、线头脱了,邻居们都习惯来找我们。”在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暖宝”幸福驿站,一群志愿者用缝纫机缝制围裙、帆布手提包等,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居民。在恒通社区,处处可见活跃的志愿服务队身影,为居民提供缝纫、理发、健康理疗等便民公益服务。
“社区工作力量有限,我们广泛发动居民加入进来,做好党群服务中心各个功能室的管理,他们认真负责,管理得井井有条。”说起志愿者们,恒通社区党委书记龚雪很是自豪。
居民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合肥市各社区注重用好群众力量,鼓励群众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书法绘画、体育运动等各类群众性活动组织,培育一批居民党员骨干担任负责人,负责功能室的日常维护,牵头组织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
党群服务中心还广泛设立“积分超市”,居民参与党群服务中心志愿服务的积分,可以抵扣物业费用、兑换商品等,调动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把“服务对象”变为了“工作力量”。
在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中,合肥市积极用好市场力量,探索开展“阵地换服务”,通过对接少儿培训机构、餐饮服务企业等商业组织,以免费提供运营场地,置换优质低偿服务。同时,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定向委托、公益创投、项目运作等方式,培育引进一批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进驻,为居民提供养老健康、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