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聚焦蜀山 > 正文

从“实验室” 迈向“应用场”

2025-10-20 08:46:38    来源:合肥晚报   


 



 


  超6000平方米,紧邻安徽医科大学,集科研、孵化、产业交流于一体……10月17日,“科里科气”科创驿站安医大站开园暨科技项目入驻签约活动成功举办。

  崭新的科创平台正式亮相,每平方米租金低至10元,从校园到创业园区,从创业到落地生根,在这里,充满活力的科创团队将迎来崭新的篇章。

  科产融合新平台上线创新种子“步行入园”

  “科里科气”科创驿站安医大站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绩溪路和肥西路东北角,地处“科大硅谷”蜀山园环科大科创走廊的核心区域,紧靠安徽医科大学,并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诸多高校相近。

  “科研团队步行入园、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可在这里从愿景走向现实。

  该驿站由原合肥技师学院旧址改造。记者在现场看到,走进驿站,红砖墙与现代玻璃幕墙交织,原教学楼改造为科创中心,共五层,主要面向安医大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开放;原实训楼改造为孵化中心,共五层,主要面对社会化生物医药创业项目开放;原裙楼改造为会议展示中心,共两层。

  “科里科气”科创驿站安医大站运营负责人袁小龙介绍,驿站一共可提供77个办公室,整个园区集办公、路演商演、会议洽谈、资本对接等多功能为一体,拎包即可办公。目前,已有8个企业(团队)入驻。

  据了解,“科里科气”安医大站是安徽医科大学与蜀山区政府深化校地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协同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安徽医科大学建设的首个科创载体。以服务师生创新创业为根基,以链接全球校友资源为纽带,依托蜀山区在科技体制创新中的引领优势,全方位赋能安徽医科大学科研人员、学生及校友的成果转化,同时推动科技招商项目实现就地转化、落地办企。

  驿站深度整合蜀山区政策集成与块同联动效应,以及安徽医科大学在生命健康领域的科研实力,围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载体运营、科创服务、金融赋能六大核心方向开展深度合作,创新探索“成果转化+科创服务+产业培育+金融助力”一体化发展路径,致力于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贡献新力量。

  开园仪式上,安徽医科大学与蜀山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科研成果清单与企业需求清单双向对接机制,大力推动“产学研”精准匹配,加速推进蜀山区生命健康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

  全链条服务“金点子”加速变“金果子”

  从“实验室”到“应用场”,在这里,生物医药科创企业(团队)可跨越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活动现场,一台搭载了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微创机器人移动车格外引人注目。培训师坐在控制台前,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机械臂进行手术模拟训练。这是入驻企业人卫(北京)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安医大共建的智能化外科培训平台。

  “这里最吸引我们的就是‘近水楼台’的高校资源与蜀山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质营商环境。”公司首席科学家袁舟指着近在咫尺的安医大教学楼介绍,依托安医大临床医学ESI全球前1‰顶尖学科支撑,企业能够快速将临床医生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算法与智能体构建。

  “高校师生创业,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将实验室的成果‘落地生金’。”安徽医科大学副教授、合肥青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邝荔香对此深有感触。作为首批入驻企业之一,她的团队依托学校在芍药研究的深厚积淀,致力于挖掘安徽地道药材芍药的潜在价值,研发的“芍药特色系列”日化产品已初步在市场取得良好反响。“现在,驿站与学校仅‘一步之遥’,提供一站式、全要素服务,将助力我们的科研成果加速从‘花开墙内’到‘香飘市场’。”

  袁小龙介绍,针对安医大创业企业(团队),驿站内办公室每平米的租金为10元,针对社会化生物医药企业,每平方米租金为25元。除了场地支持,驿站还将为入驻企业(团队)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专利申请、资质申报以及人才引进等全方位服务,邀请资深技术专家和创业导师,对入驻团队进行培训与指导。

  同时,推动高校专属科研资源与区域基金体系、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同步开放智慧医疗、公共卫生等应用场景,吸引全球校友资源与优质项目落地。

  “这是我们打破‘围墙’的第一步。”安徽医科大学学术副校长张智也表示,驿站为师生创业提供了“家门口”的“试验田”,链接政策与市场资源,有效破解“找场地难、对接资源难”等难题。未来,校地双方将依托驿站,常态化地开展“校地企对接”,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奔赴”。

  创新策源地在哪 科创载体就建到哪

  当前,蜀山区正全力构建从众创空间到孵化器、加速器再到专业园区的为企业全生命周期赋能的体系,“科里科气”科创驿站便是其中的品牌之一。

  蜀山区科技局局长但孝飞坦言,“我们做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通过‘成果转化+科创服务+产业培育+金融助力’的一体化路径,推动创新资源重组、升级。”

  “科里科气”科创驿站安医大站,已是蜀山区打造的第三家科创驿站。从实验室的“金点子”到市场的“金果子”,这些科创驿站正成为高效的“催化器”。“之后我们也会继续推进和其他高校院所的合作。每一站都会有明确的产业定位,让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提供服务。”但孝飞表示。

  从改造一栋旧建筑,到激活一片老城区,再到编织一张全域创新网……随着校地融合不断深化与创新要素持续汇聚,这些星罗棋布于城市肌理中的科创驿站,正持续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创新策源地在哪,科创载体就建到哪”的理念,正在合肥不断生花。

  合报科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任海怡 通讯员 朱静 葛庆钊 陈三虎 詹伟伟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