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可以见到包的拉链上挂着毛绒绒的玩偶;商场里,有人的包缀满了马口铁徽章……这就是当下年轻人热衷的“包挂”文化。这个新兴词汇特指装饰在包包上的各类玩偶挂件。
在蜀山区,随处可见的“包挂”不仅成为时尚潮流,更是当代年轻人情感寄托和个性表达的方式。
小物件撬动大市场
日前,在合肥万象城“小熊汉斯”安徽首店,各种多巴胺色系的包包挂件让人眼花缭乱。从可爱的卡通包挂,到手工编织的毛绒玩具,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不等,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选购。
25岁的刘洋正在挑选一款汉斯熊毛绒包挂。“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看到包上这个憨憨的小熊,心情就会变好。”她笑着说。如今,像刘洋这样愿意为一个小小包挂买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装饰品,正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寻求慰藉的情感载体。
据门店店长王洁洁介绍,这些单价在89—169元之间的包挂,深受年轻群体喜爱。“为了搭配不同的心情和场合,很多顾客会购买不同款式。”
今年以来,社交媒体小红书上关于“包搭子、包挂”的话题浏览量逐月递增。在搭子文化流行的当下,许多人根据色系、材质、风格,来考量包包与挂件的适配度,为每个包精心挑选最合适的“包搭子”。
而在各类挂件中,毛绒公仔火爆程度最为突出。从星黛露到玲娜贝儿,JELLYCAT毛绒动物等挂件,都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热门爆款。此外,迪士尼、三丽鸥等品牌也纷纷推出毛绒公仔“包挂”。
我的包挂代表我
相较于盲盒、玩偶等无法随身携带的爱宠,挂在包上的各式小玩意能够宣告自己的兴趣与品味,也让“包挂”的玩法得以无限拓展。除了价格偏高的大牌尼龙绳结、皮革吊饰外,售价百元上下的IP毛绒公仔、钥匙扣、卡套、盲盒胶囊等各种物品,都成为消费者使用的“包搭子”。
这种转变也催生了细分市场:追星族会定制偶像同款挂牌,二次元爱好者收集限定款“谷子”,文艺青年则偏爱博物馆联名款。
“感觉回到了学生时代”“每次看到朋友,都会互相交流换了什么包包挂件”……正在合肥银泰in77cbb门店选购“包挂”的“00后”小周表示,有时候遇到和自己挂了一样挂件的陌生路人,都可以相视一笑,“感觉对上了暗号”。
“现在年轻人更愿意用这些小物件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个性。”cbb门店店长王学悦表示,“包挂”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货币,帮助年轻人快速找到同好。
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代年轻人更注重个性化表达,相比不太能“换装”的包包,“包挂”正是一种成本不高却又能凸显出不同品味、不同个性的物件。
“情绪消费”开始崛起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的火爆。麦肯锡《2024年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显示,64%的消费者更加看重精神消费,年轻群体对情绪价值的重视尤为突出。全球毛绒玩具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元,年增速约15%,其中“90后”“00后”消费者占比高达79%。
“情绪价值正在重塑消费市场格局。”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转变已经深刻影响到企业的产品策略和营销方式。以“汉斯小熊”为例,这家面积仅60平方米的门店月营业额可达15万元,周末客流量更是突破2000人次,较工作日实现翻倍增长。
商业综合体也在加速布局。三里庵商圈之心城先后引入52Toys、泡泡玛特等潮玩品牌,并定期举办二次元快闪活动。目前该商场潮玩业态不断增加,带动整体客流量提升20%,其中年轻消费者占比超过80%。
“我们将围绕‘情绪消费’,深入挖掘服务消费潜力,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魏娜 葛庆钊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