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都市中,一盆花草也许就能让你心旷神怡。在蜀山区,有一些市民将自己的阳台、屋顶等精心装扮,打造成城市水泥森林里的“秘密花园”。
记者从区市政和园林绿化管理中心获悉,我区第三届“两优两美”活动中,401家阳台屋顶庭院等参与“选美”,100多家在初选中脱颖而出,最高可获万元大奖。下面,就请和记者一起来到其中几处,感受都市水泥森林里的绿色风景。
自制视频做成“养花日记”
在五里墩街道凤凰城三期小区65号楼904室,退休多年的马传新为了满足“四季看花”的愿望,他用了10个软件将所种的花拍下的视频剪辑起来,再配上安徽地方戏,成了一部图文并茂的养花日记。
在老人约60平米的L型露台上,牡丹、月季、栀子花、米兰等长得很好,大约有100盆左右,有的散发出阵阵清香。马传新说,自己以前就喜欢养花,但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直到退休后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养花这个爱好。
“我喜欢养有气势的花,数量要多,颜色鲜艳,让花开大,一看就让人为之一振。”马传新形容这叫“养到极致”。
经过多年的积累,马传新总结了自己的一套养花经验,比如尽量收集楼顶雨水养花、自制肥料等,遇到问题时,他翻书看上网查,有时还去请教专家,“只要哪里有养花的讲座,我一定要去听。”
因为每种花的花期不同,不能一年四季都欣赏,于是,马传新自己用手机拍下了每盆花盛开时的模样,再通过多种软件剪辑制作成一个长达14分钟的视频,配上安徽地方戏的背景音乐,“只要家里来客人,我就会放给他们欣赏下,一些朋友还请求我和老伴代为制作。”
一盆一树筑起“私家园林”
周围的邻居都知道,在西园街道红旗厂宿舍这样一个老小区里,徐庆岳有一个“私家园林”,不仅摆满了盆栽,他还自己动手砌鱼池、打花架、学茶道,自己DIY出了一个小园林。
“我是木工出身,在山区待了19年,所以对花花草草很有感情。”徐庆岳自小就喜欢盆景,后来单位分房子时,他分在三楼,但为了有地方倒腾他的盆栽,他用最好的三楼换了带院子的一楼。
从喜欢到热爱,从不会到会,从玩票到精通,徐庆岳一点点将自己的院子变了模样。记者在现场看到,罗汉松、榆树、柏树等静静地躺在他亲手打的花架子上,鱼儿在他亲手砌的池塘里游泳,再配上毛毛细雨,破有点“雨打芭蕉”的诗意,而在院子一角,他还购置了桌椅,和朋友一起品茶。
“对待盆景,就要用心,你对它好,它自然也会用别的方式回报你。”徐庆岳给每一盆盆景都做了自己的造型,定期修剪。如今,他已经将这份爱好变成了自己的职业,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专门为别人设计庭院。
幼儿园里有个“开心农场”
亲手种下蔬菜,每天浇水施肥,等到成熟时亲自采摘做成美味的菜肴……在蜀山经济开发区中海原山幼儿园,有一个现实版的“开心农场”,番茄、茄子、黄瓜、豆角等在自由生长,充满生活气息。
“小朋友们可以观察、欣赏植物的生长过程,去给它们浇水施肥,还能一起品尝丰收的果实。”园长潘雪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也是孩子们现在最喜欢的区域,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探索形式。
而位于幼儿园中间的回形大楼梯,也让人眼前一亮,整个回形楼梯都沉浸在花草的世界里。原来,聪明的老师将PVC管废物利用,涂上美丽的颜色,在上面打上孔,放上一盆盆花儿,由专人负责打理。
潘雪玲说,除了回形楼梯上的270多盆花草外,走廊上还有200盆花,“都让孩子可以近距离接触花草,从小就培养他们的绿化意识。”
5平米阳台也能成“风景”
张正霞住在荷叶地街道丹青花园小区,虽然阳台只有5平米左右,但却别有一番风景。
“我把空间全部利用起来了,花架钉在墙上,一层层的,能放很多盆花。”张正霞养的花虽然不是什么名贵品种,都是茉莉、绿萝、蟹爪兰等寻常花草,但她却把这一方天地料理得枝繁叶茂。
张正霞告诉记者,自己喜欢养耐活的花草,特别有成就感,为了让花草长势更好,她更是发明了很多肥料制作方法,比如用苹果醋擦叶子、淘米水发酵后浇花、黄豆煮熟后埋在土里当肥料等。
6月份,张正霞买了一盆茉莉,到现在虽然才3个月时间,但已经开了6、7次,“这里是我们全家人的精神家园。”
(韦涛 侯月云 王蓉蓉 陈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