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一阵风”,走向“常态化”。2018年,我区并没有放缓城市管理提升的步伐,反而划出了一个个重点,继续紧抓城市管理提升工作,扮靓城区环境面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
活用机制改面貌
2017年7月7日,我区首次召开月度讲评会。会上,全市首个城市管理“红黑榜”首次亮相。城市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单位荣登“红榜”,上台领奖,并介绍经验。3家后进单位进入“黑榜”,单位负责人要上台作表态发言。从那时起,在蜀山区,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工作做得好,不仅有精神奖励,还有物质奖励。但如果工作垫底了,单位负责人就要上台表态发言,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效果。
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与不干也不一样,而设置“红黑榜”仅是我区在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中活用机制的一个缩影。
成立高规格的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指挥部和高效运转的指挥部办公室,组建6个由区领导为组长的专项工作推进组,实行定期调度和讲评机制,实行专项任务清单制度,实行责任包联制度,出台了《提升年行动考核办法》等文件……通过一系列办法和机制的有效施行,极大地调动了各单位工作的积极性,也带来了精神面貌和市容市貌的极大改观。
直击提升重难点
不是清垃圾、不是铲菜地,而是抓重点攻难点,切切实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立足于体制机制,全区上下在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中,着眼于常态长效,拎出城市管理重难点,先后制定了20多个具体的实施方案。
城市道路交通和出入口的环境如何整治?有实施方案;老旧小区、小街巷和公厕环境怎么整治?也有实施方案;菜市场和摊点、“牛皮癣”、“僵尸车”……为了个个击破,我区针对性地印发了一系列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提升工作有措施有办法,可以行稳致远。
如说到菜市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但现在再去我区的几个菜市场逛一逛,一定会改变你的这一印象。2017年,我区印发了《蜀山区菜市场和摊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我区也正式启动了菜市场“提档升级”工程,在新建一批示范性菜市场的同时,全区菜市场有计划的一个个改造,一个个升级。
据统计,从2017年4月到12月底,在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中,我区共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全面推进城市净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提升走向常态化
2018年,我区城市管理工作要告别“一阵风”,走向“常态化”。将今年作为住宅小区管理工作提升年,不管是社区代管小区还是物业管理小区,都要打造成“宜居小区”;紧抓市民菜篮子,开展菜市场新一轮重点提升整治行动,推进全区菜市场规范化管理;从今年1月组织的“文明示范一条街”、“文明示范经营户”评比表彰工作开始,继续推动全区门前责任区制度管理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全覆盖;加大交通秩序管理,不断优化全区交通秩序环境……
在重点开展以上工作的同时,今年,我区城市管理将继续迈出更大的步伐,重点在“精细”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使明年的城市管理工作比今年有更显著的变化。(胡正球 陈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