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32.145亿元
本报讯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财政部门围绕中心,创新举措,攻坚克难,收入实力持续增强,重点支出保障有力,预算改革深入推进,圆满完成年度财政预算收支任务。
收入质量稳步提升
2017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32.145亿元,占调整预算数的100.11%,同比增长6.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31亿元,占调整预算数的101.17%;上划中央收入12.81亿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02亿元。
预算收入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收入质量稳步提升。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94.3%,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收入增量部分全部来自税收。增值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共完成21.19亿元,同比增收1.03亿元。二是收入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内以金融保险、创意研发、商贸零售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表现突出,实现财政收入14.96亿元,占比近50%。以三里庵商圈和天鹅湖金融商务区为代表的金融业增势强劲,实现财政收入4.77亿元,同比增长5.17%,带动全区财政收入增量提效。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2017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3.98亿元,同比增长12.85%;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2.04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3.1亿元。
财政预算支出特点主要体现在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全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农林水支出等民生支出共完成29.09亿元,同比增长1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6%。此外,去年我区坚持厉行节约,严控行政经费,降低运行成本。2017年,全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439万元,同比下降14.77%;“三公经费”预算数1145万元,同比下降26.3%。
推进预算管理改革
2017年,区财政局多措并举,深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财政预算更加透明。切实推进地方预算公开工作,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开展蜀山区2017年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及2016年政府决算、部门决算公开自查专项活动,重点检查预、决算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规范性和细化程度,并率先就机关运行经费、政府采购情况、重点项目绩效情况、国有资产占有及使用情况等热点内容进行了详细公开说明,让每一分财政资金花在明处,用出实效。
绩效管理更加有力。出台《蜀山区预算绩效管理考核问责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将超过50万元的预算项目全部编制绩效目标,同步试点编制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首次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预算编制系统,统筹推进绩效目标编制、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
监督机制更加完善。利用财政会商、实时监控、统一调度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支出力度。同时,积极开展重大财政资金项目、“三公经费”支出、盘活沉淀资金和村(居)财务专项检查,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2018年做好“四个保障”
2018年是实施市区两级新财政收入体制和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的第一年,财政预算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围绕“促进发展、保障民生、改革创新、科学理财”的工作思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严格预算支出执行,强化预算管理绩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遵循“全面完整,勤俭节约,改善民生,保障重点,公开透明,绩效评价”的原则。在具体支出预算安排上,基本支出预算遵循勤俭办事业原则;项目支出预算坚持支持重点,注重绩效,主要体现为“四个全力保障,一个严格控制”。
全力保障民生事业需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民生民计投入,不断提升蜀山人民生活幸福指数。2018年安排教育支出总量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安排社会保障方面支出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总量9413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安排1000万元,用于弱势群体救助;安排500万元,用于民生工程后期管护,让民生工程持久发挥社会效益。
全力保障建设发展需要。2018年共安排各类重点项目建设经费2.8亿元。其中,安排大建设专项资金2.3亿元,重点用于城乡建设改造、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环巢湖项目建设等;安排2171万元,用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及物业管理创新;安排1600万元,支持薄弱地区结对共建发展;安排1210万元,用于社区(村)服务基层群众。
全力保障经济转型升级。紧密围绕蜀山区产业扶持政策,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中:安排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2500万元;促进自主创新及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招商引资及协税护税2000万元;新型工业化发展1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80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800万元;现代建筑业发展530万元;金融业发展400万元。
全力保障改革发展需要。围绕2018年各项重点领域改革,统筹安排4.62亿元,为各项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其中:安排生态文明发展经费1.49亿元及环卫市场化改革经费1.12亿元,涵盖绿化、城市环境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等各方面,建设美丽蜀山,创造美好生活环境;安排深化街居体制改革经费2.01亿元,加快财力下沉,切实增强基层实力。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以2017年压减一般性支出后的规模为基础,从严控制支出,从紧编制预算,进一步压缩办公、会议、接待、差旅等一般性支出,并实施动态监管和规模总控,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全面建设节约型政府。(叶秀娟 胡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