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组智慧垃圾分类设备在华润幸福里小区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区生活垃圾分类进入规模化、智能化时代。
先试先行
掀起一股智能垃圾分类浪潮
3月18日,记者从区城管委了解到,我区于2015年开始开展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工作,辖区梅园公寓是合肥市首个使用智慧垃圾分类系统的小区。
今年,我区将计划投入专项资金,建设覆盖约2.4万户居民的生活垃圾智能分类系统。目前,我区已经在岚翠苑、梅园公寓、天鹅湖畔等3个小区和区政府、区行政服务中心、区民生大厦等3处办公楼试运行,投放智慧垃圾分类设备系统。颐和花园、华润幸福里、绿城百合公寓、安高城市天地、印象西湖、凯旋门一期等小区设备也已经到位,并调试完成。下一步,我区还将在学校、事业单位、写字楼等地推广使用该设备,结合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引导,促进辖区居民养成分类投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定时定点投放习惯。
一户一码
构建一个智能垃圾投放体系
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实行的是二维码实名注册,居民通过办卡或关注微信公众号注册信息,发放专属“身份证”——二维码智能卡,实现垃圾分类实名制。居民凭卡扫描二维码,每月获得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袋各30个,实现垃圾自动回收称重、分类对应存放。智能垃圾分类箱根据扫描记录自动提供数据获得积分,运营企业定期去小区举行积分兑换活动,并与姐妹超市、和乐生活超市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展积分消费、免费体验等活动。
华润幸福里小区是南七街道第一个智能垃圾分类的小区。为解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难的问题,南七街道引入第三方公司在小区规划了多个智能化分类收集装置点。小区内的智能垃圾分类收集箱依次摆放着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类智能分类收集箱,平均200户设置一个投放站。对正确分类、正确投放生活垃圾的居民予以积分奖励。智能化分类收集装置点与总平台数据同步,工作人员会对屡次投放不正确的居民上门上户提醒,提高正确投放率。目前,投放准确率约八成。
引导巡检
形成一种全民自觉参与意识
据了解,我区还将配备垃圾分类引导员和投放巡检员,为引导全民自觉、正确分类生活垃圾。“目的是请大家一定要摒弃‘随手丢’的坏习惯,养成‘分类放’的好习惯,共同努力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该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截至2018年3月初,我区已设置智慧垃圾分类设备20组(每组四个箱子),餐厨回收柜114个,共回收厨余垃圾约906吨,再生资源约281吨。下一步,我区将按户数配备垃圾分类引导员40名,配备垃圾分类投放巡检人员55名,同时还联合社会公益派发宣传手册、组织指导垃圾分类和示范操作,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引导,促进居民养成分类投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定时定点投放习惯。
(宗雷 孙雨静 陈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