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破坏正常金融秩序,其带来的过度借贷,高利率、侵犯个人隐私、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我区成立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区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局对辖区“现金贷”现象进行突击查处,对有违规涉嫌犯罪嫌疑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截至3月27日,广贷网和快贷网两家“现金贷”公司已被查。
资金来源尚不明晰
随着当前银行贷款个人征信管理日趋规范,不少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将眼睛盯准了“现金贷”。 “现金贷”主要指没有取得放贷资质但实际开展放贷业务的组织和个人以及各类机构,开展放贷业务,并且具有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等特征。这让原本不符合银行借款条件的群体以高利息、高服务费为代价轻易得到了借款,这类人群原本偿还风险大,所以后期贷款的逾期率不可避免的增高。3月23日—26日,我区对广贷网、快贷网的调查中就发现诸多问题。
在位于合肥市华邦世贸中心的广贷网公司,执法人员发现了大量的委托贷款协议和和无抵押居间协议。这家公司部门负责人声称,他们不直接从事贷款业务,而只是在银行和客户之间充当一个中介。
按照其营业执照显示,只有获得金融机构的授权委托,才能从事发放贷款业务,但广贷网目前只能一份与一家银行的合作协议,这与他们对外宣称与数十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的事实不符。
同时,广贷网提供的对公账户流水金额大大小于其交易合同显示的金融,合同涉及的贷款资金从何而来,是否可能来自民间投资者?
据区金融办负责人介绍,根据相关举报线索,这两家平台都涉嫌与从事现金贷等违规机构开展合作,将无法达到银行放贷标准的客户推荐给这些违规机构,并有垫资嫌疑,区金融办目前已和相关借款人取得联系,并和公安机构约谈这些借款人了解详细情况。
合同猫腻多维权难
而在广贷网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更是漏洞百出。
“广贷网”营业执照注册名实为“广戴往”,公司成立半年多来已经先后三次变更公司法人。在与贷款者签署的交易合同中,使用的却不是最新注册名称,而使用更改前的“合肥广戴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且所有的合同都没有加盖公章。“这使得委托协议不具备法律效应。”区金融办负责人介绍,一旦发生逾期,或者贷款人权益受损,凭借无效合同根本无法维权。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与银行合作”“放款快”“利息低”“额度高”,在广贷网公司网站上,这样的宣传语十分醒目。“作为贷款中介,不是金融机构是不具备放贷资质的,两家公司的对外宣传将自己包装成金融机构,是虚假宣传,在误导消费者。”蜀山公安分局经侦大队负责人介绍。
除了夸大自身的业务范围,现金贷背后还暗藏着畸高的费用。这些贷款机构虽然宣称“低利息,可名目繁多的服务费、运营费、逾期费、滞纳金等折算下来,利率水平往往可达400%甚至600%。
在快贷网公司,执法人员发现,这家公司虽然取得了部分银行授权,从事贷款中介业务,不过,在实际业务中,却违反了与银行的协议。“银行要求他不得收取高于5%的手续费,而现场合同协议显示,它对大多是客户收取手续费都在5%以上,其中不少在1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0%。”区金融办负责人介绍,除此之外这些公司还收取高额的服务费和管理费。记者在一张协议上看到,这笔总额80万元的贷款,光是一次性支付的管理费就要33000余元。
检查中,检查人员对这两家公司的交易合同材料进行暂扣,做进一步调查处理。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将从虚假广告宣传、超额收费、资金流水等问题进行调查,上报市金融办,制定整顿计划。
据悉,我区目前已经启动为期4个月的全面整治“现金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专项行动,将全面摸排全区各类违规开展放贷业务的组织和个人基本情况,掌握风险底数,并通过约谈警示、督促整改和打击取缔,逐步化解违规放贷所带来的相关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同时,通过对各类放贷广告的清理整顿,逐步压缩违规放贷业务的生存空间,净化市场环境。(朱琛琛 杨薇庆 胡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