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安徽省城合肥的西大门,小庙镇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小庙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借助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整合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走在了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凤凰”腾飞古运河
揽古通今打造生态旅游
近年来,乡村旅游应运而兴。在工作小憩的周末,在瓜果成熟的季节,城市人对乡村旅游怀揣了更多的渴望。此时,人们必定要寻一处依山傍水的农家小屋,饱览自然风光,品尝特色美食,体验民俗文化,在美景中触摸厚重历史,在民俗小店小屋里感受传统文化,在田园自然里回味先辈故乡。
跟随当地人来到小庙镇马岗村,在大片绿油油的小麦和金灿灿的油菜花中,一段水域格外显眼。虽然被分隔成了一个个水塘,但在两边高耸且宽阔的坝梗参照下,还是能一眼分辨出一个个水塘串成的河道,这便是历史悠久的曹操河。
与曹操河相望的凤凰墩,曾传说为纪念开分水田不成而自刎的将军,后人在岭南凤凰墩上建有将军庙,现只有一块碑“凤凰墩遗址”,肥西县将凤凰墩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站在凤凰墩上,鸡鸣山、大蜀山、小蜀山可一览无余。如今,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便清晰可见一只腾飞的凤凰。
“除了引进专业的团队打造景观旅游,我们还积极引导村民自己播种农作物并给予补贴。”据小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小庙镇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借助水绿交融、滨水相间的自然生态优势,依托淠史杭干渠、江淮分水岭等自然资源和将军岭、曹操河、小蜀山等人文孝义文化,打造将军岭康养度假区和大柏农业休闲区。
“无人机”助力现代农业
种植大户专注安全粮食生产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在连接大地景观和滁河干渠观光带的袁中地区,一片片紫云英装点了这里的每一方水田,肆意的花香飘来,让人忽然只记得轻拂耳畔的微风。
“紫云英花开时我们作观赏植物,还可采集蜂蜜;花落时我们就翻耕作生态农肥。我们通过生态养地,再逐步实现粮食安全。”合肥政天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熟军介绍说,2014年,该公司流转了7400多亩土地,2017年,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种植了6000多亩紫云英,开启了生态养地之路。
“秧苗从育种到培育全程有专家指导,插秧机下田,秧苗错落有致;夏季我们使用无人机两三分钟便能完成一亩地喷药作业;秋收季节,收割机、旋耕机、打稻机轮番上场,大大增加了生产效率,也避免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赵熟军说,专业化种植转变了以往独门独户、产出率较低的传统农耕方式,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招商引资发展特色农业
帮扶残疾人就业
枣林村是小庙镇唯一一个实现全村土地流转的村。土地流转后,枣林生态园、祥源·幸福农场等现代农业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成功落户当地。
“村里很多壮年劳动力都出去了,那年老体弱的怎么办?我们就鼓励他们到园区做长短工来增加他们的收入。此外,我们还招募了22名残疾人,为他们在基地提供了就业机会。一方面解决了园区的劳动力问题,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枣林村负责人说,枣林生态园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同时也帮扶了残疾人就业。
据合肥枣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长余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目前,公司流转租赁耕地2800余亩,生态火龙果种植面积150余亩,草莓基地100亩,美国薄皮山核桃2025亩,春桃林200亩,年土鸡养殖3万只,皖西大白鹅3千只,农村建设用地50亩。建设高标准鱼池两个,所占面积280余亩,从事“四大家鱼”等水产品养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农村,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心灵家园。
小庙镇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8年小庙镇将突出重点,全力促进生态旅游区建设。保护好山水资源、历史文化、生态环境,规划好村庄村落、现代农业,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马杰 朱琛琛 周盟 陈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