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今日蜀山 > 今日头条 > 正文

零起步快成长 寿蜀产业园发展日新月异

编辑日期: 2022-09-14 02:21:55    来源:今日蜀山   

日前,安徽省加快皖北地区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2017年度合作共建园区目标考核情况的通报》。省皖北办会同省科技厅等部门对10个共建园区2017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在县域合作共建园区考核中,寿县蜀山产业园排名第二。自2012年启动合作共建以来,园区引进了一批企业,加快培育产业,建设了一座产城融合的空港新城,通过引入合肥先进理念,园区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管理机制、社会贡献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进入良性轨道

园区的发展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经济发展迅速。六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6亿元。201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73亿元,同比增长83.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3亿元,同比增长148%;税收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258%;新增规上企业11家;经营(销售)收入28.77亿元,同比增长625%;工业总产值9.31亿元,同比增长60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5亿元,同比增长84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税收收入占寿县全县比重分别达到15%、21%、10%,税收增量占全县增量的1/3,园区从建园初的负债经营,到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2018年1-5月份,园区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4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财政收入0.79亿元,税收0.79亿元,同比增长88%;引进项目5个(10亿元以上1个),开工4个,建成投产3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6亿元,同比增长27%;规上工业企业3个,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18亿元,同比增长112.8%。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合作共建持续深入

园区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引入工业项目65个,其中,投产项目43个,改变了寿县工业基础薄弱局面。建成4平方公里起步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亿元,形成10条22公里长“五纵五横”骨干路网。功能配套加快完善,投资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引入学校、商业、物流及4个房地产项目,园区土拍价格从最初的47万/亩到去年的372万/亩,人气迅速集聚,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通过资金扶持、产业转移、人员交流、管理指导等形式,蜀山区累计拨付2.1亿元,先后选派20名干部支援建设。园区援建干部不辱使命、怀揣感情,肩负责任、攻坚克难,以优良的作风、过硬的素质展现了合肥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带动当地干部在规划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干部作风等方面与合肥等高对接,形成“输血”与“造血”并进的合作共建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当地自我发展能力。

脱贫成效不断显现 致力打造全省标杆

园区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发放征地拆迁款4亿元,引入蜀山区成熟“居民自治搬迁”模式,起步区已全部拆迁回迁入住“新桥嘉园”;2017年启动拓展区拆迁,新征用3232亩土地,带动600户、2000余人进入城市生活。瞄准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面向周边乡镇开展50余次用工招聘会,带动就业5000余人,年收入超2亿元。出台《园区企业优先招录贫困户成员给予奖励实施办法》,通过帮扶就业、征地补偿等形式实现周边乡镇500余人脱贫。

园区将致力打造全省区域合作共建的标杆。力争201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亿元,经营(销售)收入40亿元,工业总产值20亿元,税收2亿元;到2020年,园区建成区达8平方公里,集聚8万人口,入园规上企业达80家,产值超80亿元,税收超8亿元。 (程建伟 季云冈)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