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千屈菜等水生花卉绿意盎然,搭配乌篷船小品,随波摇曳,仿佛置身于烟雨江南。记者从蜀山区市政和园林中心获悉,日前,我区完成全市首个水生“花境”建设。下半年,我区还将新建25处花境,让市民走上街头就能享受到“人在画中走”的意境。
建成全市首个水生“花境”
在合肥万泽路与井岗路交口附近的一片水域,一处水生花境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记者看到,整片水域及沿岸运用了荇菜、萍逢草、泽泻等乡土植物,除了观赏功能外,还承担着过滤、净化水体的任务。水中央增添了人工浮岛,栽植了美人蕉、千屈菜等水生花卉,丰富了水面立体景观及色彩。
“这是全市首个水生‘花境’,最大的亮点就是在水中央,设置了花境浮岛,有一种在水一方的感觉,水周边还新建了睡莲等花种,让整体环境变的更美丽。”蜀山区园林绿化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悉,原来这块水域色彩单一,景观大众化,观赏效果一般。此次水生“花境”建设中,搭配了乌篷船小品元素,随波摇曳,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童年的烟雨江南。
上半年完成35处花境
按照市林园局有关工作部署,蜀山区全年将新建花境60处,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品质,实现“出门即景”“就近赏景”。目前,蜀山区顺利完成了35处花境建设任务,实施面积约5500平米,让市民走上街头就能享受到“人在画中走”的意境。
据悉,这次花境建设主要在黄山路、枫林路、长江西路等重点道路的岛头、节点位置、道路两侧附属绿地、大型公园周边及入口处,企事业单位门前等适宜开展花境建设的点位。
“上半年完成的花境,我们因地制宜,针对地域的特点特色,布置不同的花境,让市民观看时有种百花齐放的感觉。”区园林绿化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由于花境点位较“散”,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将定期对各处花境进行洒水,修建,栽植等专门养护管理,保证植物的生长,提高城区的绿化环境。
2000多平米特色花境“扮靓”西大门
金色的鸢尾花、浪漫的樱花、璀璨的紫薇、大气的香樟,还有多种多样的草花、藤本……看着规划图上的设计就觉得“美翻了”,而这只是合淮阜高速长江西路出入口的一处花境。
下半年,蜀山区将继续在“微景观”上下足功夫,完成25处花境建设,每处面积不小于50平米。同时加大花境在城市公园、游园、单位、小区及城市出入口等的应用,丰富花境设计形式,让魅力蜀山绽放“新颜”。
按照规划,蜀山区将重点打造南岗镇花境建设,在大别山路与合淮阜高速交界以西,在道路两边打造一处2000多平米的花境。该花境将依照现有地形,种植垂柳、香樟、桂花、红叶石楠、苏铁红枫、海桐球、红叶李等绿植,种植美人蕉、金边鸢尾、果岭草等花草,打造后的花境花草树木之间高低错落有致,花色变化丰富,将成为合肥西大门又一靓丽景观。(韦佳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