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推出土陶茶具、拓印年画、剪纸三个品种旅游商品
记者从蜀山区文旅局获悉,我区与非遗传承人合作,正式推出旅游商品,共有三个品种,包括土陶茶具、拓印年画、剪纸。未来,我区将开发更多具有蜀山特色旅游商品。
捧一抔泥土,带走一片乡情,即使远在他乡,也能感受到故乡的温暖。早在5000年前,安徽的先人们,采门前土,用手工制作的方法,用简易的土窑,烧造出形态各异的土陶制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氏土陶,现已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有所蜀·非遗带回家”——土陶茶具套装,是由李氏土陶传承人采用蜀山本地泥土烧制而成,由一个茶壶、一个主人杯、两个客人杯和一个漏茶盘组成,整体色调为红色,壶柄处镶有精致银器,在壶身和杯身印有特色蜀印。整套茶具小巧雅致,方便携带,适合旅游出行。
雕版印刷始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有所蜀·非遗带回家”——拓印年画,是从当地民办博物馆中选取历史悠久的雕版藏品,以“五子登科”“马到成功”“和合二仙”“平安如意”“三星在户”等为主题,拓印出具有传统吉祥寓意的年画纪念品,既体现了蜀山浓郁的人文气息又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剪纸,又叫刻纸,始于公元前3世纪的西汉时代,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心有所蜀·非遗带回家”——剪纸系列,是由合肥侯氏剪纸传承人精心创作而成,将蜀山区特色景点用传统剪纸的方式呈现出来,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以象寓意”“以意构象”,展示了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出独具蜀山韵味的旅游纪念品,具有观赏和收藏的价值。记者看到,结合蜀山特色景点,剪纸作品一共设计了六种图案,分别是蜀印、科技馆、安徽博物院、合肥大剧院、广电中心、1912鹊桥。
据区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之前蜀山区旅游商品匮乏,许多旅游商品大赛都只能望而却步。此次开发的“心有所蜀·非遗带回家“系列旅游商品,不仅可以宣传蜀山区的旅游资源,还弘扬了我区非遗文化的传承,进一步促进文旅大融合。
未来,蜀山区文旅局将会继续和蜀山区的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发更多具有蜀山特色旅游商品,也会鼓励蜀山区的文化、旅游企业积极开发旅游商品。(李雪儿 朱元睿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