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今日蜀山 > 今日头条 > 正文

蜀山区实施“最严治污”成效明显

编辑日期: 2022-09-14 02:26:34    来源:今日蜀山   

实施水源保护区内整体搬迁,“河长制”覆盖辖区12条河流,全省首个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在辖区投入使用,动态监测,全面排查入河库污染源……近年来,蜀山区实施最严治污举措,在水资源保护、河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加强执法监管方面重拳出击,打赢攻坚战,狠下功夫见成效。

坚持日常督查,守护蓝天绿水。蜀山区实施“河长制”,覆盖重点区域包括南淝河、十五里河、董铺水库、江淮运河、淠滁河总干渠等12条河流。目前全区已建成区、镇街(开发区)、村(社居委)三级河长制体系,覆盖全区的河流、水库、渠道、塘坝等,确保所有水面都能得到有效管护。

杜绝面源污染,动态监测。蜀山区全面排查入河库污染源,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将各类污染物纳入调查范围。为恢复河库水系的自然流通,蜀山区还打通“断头河”,拓宽“卡脖河”。

董铺水库一二级水源保护区位于蜀山区西北部,为保护合肥市民“大水缸”水质,2012年,蜀山区启动了全市规模最大的水源保护区搬迁工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群众工作做到位、补偿政策定到位、复建速度提到位、精细服务做到位,赢得村民积极响应,75个村民组,总计人口5785户、18180居民全部搬离。目前全区范围内水源一二级保护区搬迁工作就全部结束,打赢搬迁移民攻坚战。

坚持建管并举,实施生态修复和维护,开展了滨水环境治理(三退)、初期雨水调蓄池建设、水源涵养林、入库河道整治、湿地修复、隔离防护、水质监测信息采集、管护维护等工程。同时设计栽植涵养林1.137平方公里,如今,水库两岸,水杉、枫杨、朴树、垂柳等植物苍翠秀丽,既保护生态水体又点缀库区,成为一景。

加强水库周边环境巡检密度。安排巡逻队员定期巡守,及时清理河道垃圾。实施全面禁养,为保护董铺水库周边环境,严格水源地保护区禁养。2015年,督促拆除潘冲饮用水源核心保护区内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违法建设,并恢复水源保护区原状;取缔产业园1处位于饮用水源核心保护区的塑料加工厂;铲除入库沟渠湖光路明渠与环湖大道交口约300平方米的非法开垦,湖光路明渠两侧坡岸实施绿化;排查发现并督促产业园5个排水户落实雨污分流等。打赢了截污治污攻坚战。

(刘晓朦 徐浩宇 刘亚萍)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