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今日蜀山 > 今日头条 > 正文

30年沧桑,稻田平房蜕变成繁华商圈

摄影爱好者在三里庵拍的老照片见证合肥巨变

编辑日期: 2022-09-14 02:28:18    来源:今日蜀山   

 

 

8月30日下午,在合肥市长江西路与梅山路交口北侧,安徽农业大学前,摄影爱好者王克芬再次驻足观看,此时,她已用手机朝西拍下了一张市貌图,并携带了一张30年前在同一位置拍下的照片。“30年前,这里是稻田、平房、水泥路,人和车都很少。”王克芬说,那时候完全没想到,如今这里高楼林立,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三里庵商圈。

1988年,22岁的王克芬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家住长江西路与官亭路交口西(今旺城大厦)。当年春天,安徽农学院(今安徽农业大学)的学生邀请她来帮忙拍毕业照,拍照期间她登上了学校一座毗邻长江西路的服务楼,“那是上午八九点钟,太阳升起,往西看去,光线特别好,景色优美。”王克芬端起相机,拍下了一幅田园风光。

照片中的长江西路还是双向四车道的水泥路,中间一丛丛矮松,路上行人稀少,多是骑着自行车,几百米长的路面只有五辆车,其中有四辆是卡车。“这个楼如今是中国移动的大楼。”王克芬告诉记者,照片上,长江西路与梅山路交口南侧往西,一排平房如今是科技农行,再往西三层红楼,当年是科学院的专家楼,几经变迁,如今成了合肥市民人人熟知的之心城大楼,再往西,家乐福、电信大厦。

照片中有五十中学校,一排三层至五层楼房东侧的乡间小道,如今则是肥西路。而照片上方数栋多层住宅,则是合肥市最早的商品住宅小区西园新村,“当时,西园新村在合肥极其时尚。”

“当年的三里庵,最高的楼是五层,大多地面是农田,没车流,没人气。”一直住在这里的王克芬见证了三里庵一天天的变化,日前当她再次走到当年拍照的原地,已经盖起了一家酒店,站在酒店前朝西看,“各种大厦,电信、银行、商业,摩天都市,人流攒动,又有了拍照的冲动。”王克芬拿起手机,再次拍下了三里庵,一栋栋高楼,整洁的路面,时尚的路灯,繁华的商圈,“两张照片见证了改革开放给合肥带来的变化,也见证了三里庵30年的奋起。”(宋梅 康屿川 孙雨静)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