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院党课”正在蓬勃开展。亭院中、小巷里、广场上……“亭院党课”拉进了党的理论与党员群众之间的距离,让社科普及更加亲切、自然。
退休党员赵老说道,西园新村建成时,有六个“里”,桃源里、梅影里、桂香里、松涛里、竹荫里、枫林里。每个“里”都有一个小亭子,历经岁月,部分亭子老旧,近年来,亭院陆续都进行了改造,成为了党课的新场所。“这样的学习环境舒适宜人,我们都喜欢来参加。”
将党课从教室搬到亭院,这一创新举措为社科普及工作打造了沉浸式学习新阵地。三里庵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科学选址、完善配套、转换环境,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生动、高效的学习体验。从结果来看,亭院党课打破了传统党课的束缚,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对社科知识的学习热情,显著提高了社科知识普及率。
街道通过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讲好红色故事、推动基层治理,为“亭院党课”赋予新动能。和赵老一样,松涛里众多青海导弹基地221、821厂建设者,将自己经历梳理出来,分享给年轻人和孩子们。辖区内红色故事和人物,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有力纽带。
程老师是“亭院党课”的一名授课人,“一开始我参加过几次党课,听了赵老的故事后,我把他的经历融入到我的党课内容中。”从听课者转变为授课者,授课队伍不断壮大。同时,街道还组织辖区青少年积极参与党课活动,实现了党课授课老师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不仅如此,“亭院党课”还与社区治理相结合,通过志愿服务、议事协商等方式,践行党课成果。在与“竹三之约”志愿服务平台的链接中,党员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解决问题600余件,受益人群达8000余人次。
(康屿川 陈正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