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七街道海卉花市,与鲜花和美食撞个满怀,来回穿梭的不仅有来往的游客,更有一大批在快递、外卖、直播岗位上尽职尽责的新就业群体。
为扎实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近年来,南七街道依托海卉花市建设新中心,在织密组织圈、拓展服务圈、融入治理圈上积极探索新办法,通过“三链三圈”,稳稳托起新就业群体“新”希望。
延伸阵地链
南七街道聚焦用好阵地、建好组织、做好活动三方面发力,夯实新兴领域组织工作基础。
用好党群阵地用起来,南七街道依托海卉花市丰富的共建资源和成熟的党群阵地,升级建设海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按照“1+1+N”的思路统筹街区、商户资源,在花市内建设1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1个暖“新”党组织联盟以及矛盾就地化解点、直播基地等N个友好特色场景。
基层党组织建起来。以花市商管公司为依托,街道组建合肥海慧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筑牢非公企业党建根基。精准摸排流动党员分布情况,分类成立直播、快递、外卖行业流动党员党支部,辖区滴滴合肥分公司牵头成立新业态劳动者流动党支部,先后累计覆盖流动党员30余名。
党组织活动“动起来”。构建“专业力量+创新载体”新模式,选派街道基层党建中心3名业务骨干分别担任直播、快递、外卖行业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结合新就业群体岗位特点,推出“码上学习”等指尖课堂,实现随时学、随地学、随心学。
优化关爱链
以“小切口”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服务保障工作。
南七街道打造全方位服务矩阵,整合党群驿站、工会驿站等资源,推出“10+X”服务模式,提供临时休息、爱心雨伞等10项标准化服务和心理咨询、纠纷化解等“X”项个性化服务。在科企社区设立“小哥食堂”,整合新建5处小哥专属停车位、2处小哥充电站。
拓展多层次服务广度。推动职能部门、驻区单位向“新”延伸,常态化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面对面”,先后携手市场监管、卫生等相关部门开展送温暖、送健康、送技能等各类关心关爱活动10余场,服务新就业群体300余人。
突出重点问题服务深度。南七街道成立“海卉帮帮团”,创新“工会幸福驿站+司法所”联动纠纷化解机制,设立新就业群体权益维护站,形成“专人对接+定期咨询+多元联动”的工作模式,先后办理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10余起,多管齐下让新就业群体职业更有保障。
激活作用链
充分激活新就业群体潜力,推动从“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
民主议事采纳“新”声。南七街道建立健全民主议事机制,引导新就业群体与街区管理者同坐一条板凳,讲掏心窝子的话、办细致具体的事,先后在街区停车秩序维护、节日氛围营造等事项上建言献策。
基层治理向“新”而行。选聘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担任“社区治理观察员”,组建“花漾”骑手团,先后发起完成各类“微治理”60余起。辖区滴滴出行合肥分公司召集党员驾驶员为主力成立“轮动先锋”党员车队,在爱心送考、文明宣传上发挥了突出作用。
积分兑换焕发“新”机。推出“小哥友好积分超市”,建立“问题发现—集中处理—结果反馈—积分激励”全流程管理机制,鼓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主动向街道、社区报到,以积分的形式量化骑手参与街区建设、街区治理等行为,形成“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的新模式,开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局面。
(崔婷婷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