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蜀网品牌 > 蜀山文化 > 正文

【蜀韵】“书香伴我成长”主题征文(合肥市颐和中学)(二)

编辑日期: 2024-12-27 16:58:50    来源:今日蜀山   

  与书邂逅 沉醉不知归路

  八(4)班 周一笑 指导教师 王桂岑

  幼年之时,我懵懂地以为,只有如同顶天立地的英雄那般,才算是成长。孙行者的七十二变、哪吒的三头六臂、花木兰的替父从军,这些故事像灵动的精灵,通过一本本纸质书籍,跃入我的脑海。在这个网络信息泛滥的时代,我却被纸质书散发的缕缕书香吸引,从而踏入了中国文学的神秘世界。

  上了初中,我是学校图书馆的常客。《红楼梦》那封建大家族的兴衰荣辱,《三国演义》里英雄豪杰的纵横捭阖,《城南旧事》中的旧时光韵味,《飞鸟集》的诗意哲理,《边城》的质朴纯真,《山海经》的奇幻神秘……还有鲁迅等名家全集,我都一一涉猎。曾几何时,我沉醉于宋应星《天工开物》所体现的工匠精神,干宝《搜神记》的奇幻想象。然而,成长的真谛于我,依旧是雾里看花。

  但我坚信终有一日,与书的邂逅会让我领悟成长的真谛。

  后来,我与《颜料坊的孩子》相遇。在那水墨丹青的世界里,一个苏州河畔颜料坊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沧桑,岁月无情地冲刷,现代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使它由兴盛走向衰落。孪生姐弟在父亲意外车祸离世后,经历着巨大的悲痛。但在母亲爱的滋养和水墨丹青的慰藉下,他们重新感受到人间的温情,逐渐成长。这让我联想到命运的无常与无奈之后,重振希望的力量。我开始初步理解成长的意义:在人生的黄金时期,要去探索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勇敢前行。

  再后来,《云边有个小卖部》走进了我的生活。云边镇的少年,从乡村走向城市,一路上在校园、职场遭遇重重挫折,却又在亲情、友情的温暖怀抱中,独自怀揣希望,坚强地面对生活。那一刻,我心中一直寻觅的成长答案清晰起来:成长,是即便岁月更迭,仍心存希望,在绝境中奋起反击,于绝望处重拾信心。

  如今的我们,是否与过去的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在成长的道路上,许多人不断失去,许多人活在当下却又频频回首往昔,还有许多人在绝望中涅槃重生。愿我们都能在与书相伴的人生旅程里,不断追寻成长的脚步,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不平凡的精彩。

  教师点评:文章以“书”为线,展现了作者在阅读中对成长的探寻,立意清晰且富有深度。语言表达流畅优美,富有文化底蕴。


  在裂缝中野蛮生长

  八(2)班 王以琳 指导教师 焦二林

  假如我是一株草,埋在岩石的裂缝中,哪怕只给我一滴雨露,一束阳光,我也要野蛮地生长,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

  夜色愈来愈冷,是幕布般的黑,风吹打着远处房屋上的茅草,一点点烛光跳跃闪烁着。一位妇人坐在桌前紧锁眉头,粗黄的手指在破旧的桌面上敲打,发出可怕的“当当”声,一旁的男子沉默如土。妇人尖锐的声音划破了天空:“苏秦那孩子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出身!回家种田也不干,偏偏捧本破书装学问人,最看不惯他,趁早逐他出家门!”蜡烛静静燃烧,映照在妇人狰狞的脸上。“苏秦这孩子还小啊!是我没本事,没钱供他……”男子话未完,妇人便猛得打断:“不要辩护!反正我不容他,就凭他,只能给咱败家!”

  “嫂嫂,若你执意逐我,我便不再留!谢谢大哥嫂嫂对我多年照顾,小弟苏秦告辞。”门忽然被苏秦打开,原来他一直在门外听着。

  此后,苏秦苦读,困了倦了时就会想起嫂嫂鄙夷的眼神,哥哥憔悴的身躯,便狠狠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你不能放弃啊!不要偷懒!”

  苍生涂涂,天下缭缭;诸子百家,唯我纵横。在这兵荒马乱的战国,苏秦求学鬼谷子,得纵横之术,游说秦国后取得成就。回家时,嫂嫂匍匐跪地,俯首强笑。是的他懂,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他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障碍。

  海浪为披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

  苏秦是个明白人,但方仲永就没那么幸运了。

  自幼非凡的才华令邻居们赞赏不已,一路风风光光到了少年,自认为无需教他,更不必说潜心苦读。顺顺当当的环境使他没有尝过失败失落的滋味,当人到青年,却落了个“泯然众人矣”。仲永确实聪颖,但他却从未受过磨难,而是一味受到追捧。如果你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请对着阳光莞尔一笑,对着乌云开怀大笑。

  苏秦,家境贫寒,但他的一生正验证了“自古俊杰出寒士”。

  在逆境中都紧紧抓住希望,在嘲笑背后,是云淡风轻的微笑,是坚定不移的目光。坚持梦想,逐梦前行,哪怕淹没在人群中,夹在裂缝中,我也要面朝自己的人生,野蛮地生长。

  教师点评: 文章巧用苏秦故事,突出逆境对成长的影响。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文采,整体风格富有哲理且激昂向上。


  书安之处 便是园庐

  九(5)班 陈雅诺 指导教师 李婷婷

  指尖轻触纸页,熟悉的喜悦溢满全身。走进我的园庐,贪婪吮吸着所特有的书香。

  很小的时候,我就爱上了有许多插画的书,常常用手在插画上指指点点,一看到那些可爱的形象,我的心仿佛就和它们融合在了一起。它们像是把我带进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能令人静下心、专注于认识新事物的地方,在这里的每时每刻,都那么安静而美好。

  上小学后,尽管开始有作业了,我仍是抽出不少时间与书“粘”在一起,在我的小小园庐中汲取着。我已不再专注于绘本或文字很少的书,而迷恋上了小说。《青铜葵花》《小妇人》《绿山墙的安妮》……这些书深深地打动了我,无论是人物、情节还是其中阐述的道理,都给予了我极大的震撼。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才渐渐懂得:真正的人生不可能总像童话故事描述的那样圆满,在磨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前进,才能争取到幸福。

  读小说时,我会为主人公的不幸而悲哀,为他们的幸福而快乐。小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让我有了正确的价值观,赋予了我感动的能力,这份能力在日后帮助了我很多。我喜欢常常感动的人,并珍惜感动。珍惜我们的感动,就是珍惜了生命的零件,在感动中,我们不由自主地逼近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善良灵魂,而我们也无意间成长为一个正直的人。

  进入初三,学业日益繁忙,但依然不能斩断我与书的联系。时间的紧迫也不再允许我读长篇小说了,可与诗的相遇又让我的情有了新的寄托。

  细雨绵绵的亭下,轻轻吟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任凭雨丝偶尔打湿额发,让那些诗意的文字打湿我的内心。《诗经》,你仿若一个隽永的序曲,又似一泓清冽的泉缓缓而来,漾开,漾开,奏成另一种美好。暖风微醺的午后,阳光斑驳在发黄的书页上,指尖轻点纸页:“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一种惬意与柔和溢满全身,多好啊!

  有书相伴的日子,那样沉静,那样温煦。学业的焦虑、外界的嘈杂似都被过滤了,余下的只有书香满园庐。

  教师点评:在书中,作者见识到了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生活,得到了一些不同的成长感悟。正如文中所言,书是田园,书更是庐舍,是作者精神和心灵的休憩地与庇护所。


  墨香幽韵润华年

  九(1)班 李度 指导教师 郭正根

  墨香袅袅,如丝如缕,浸润着年华。漫步书的花园,采撷智慧,聆听心灵的幽鸣。

  古典诗词,是我踏入文学殿堂的基石。《唐诗三百首》如同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深山,每首诗都是一颗璀璨明珠。闲暇时,我总会迫不及待地翻开那本略显陈旧的《唐诗三百首》,手指轻轻滑过书页,仿佛在触摸历史的车轮。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诗句,瞬间将我拉进那广袤的塞外大漠,看孤烟在黄沙中升起,落日的余晖洒在波澜不惊的河面上,那壮阔的景象让我心潮澎湃,对自然的雄浑伟力的敬畏,也油然而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仙一吟,仿若站在黄河之畔,目睹那汹涌澎湃的河水如从天而降的巨龙,以排山倒海之势奔腾向海。我被这磅礴的气势所震撼,深切感受到时光如流水般匆匆,人生在世,更应珍惜每一寸光阴,不能虚度。

  年岁稍长,古代小说恰似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在我眼前展开。茶余饭后,我总是第一时间奔向书房,从书架上小心翼翼地取下《三国演义》,翻开那散发着淡淡墨香的书页。我仿若踏入烽火连天的三国乱世,站在西城的城楼上,看诸葛亮焚香抚琴,空城退敌,那智谋与胆识,令我惊叹不已。在赤壁的熊熊烈火中,我目睹周瑜的雄姿英发,也为曹操的壮志未酬而感慨。英雄豪杰们的成败兴衰让也我深刻认识到,生活充满变数,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坚守心中的信念,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步入初中,每到周末作业一做完,我便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翻开《平凡的世界》,聆听那一曲质朴的赞歌。它带我走进陕北的黄土地,感受脚下土地的厚重与贫瘠,与孙少平一同在艰苦的生活中挣扎与奋斗。“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他的话语如洪钟,在我心中回响,激励我在学习中勤奋钻研,在困境中咬牙坚持,在平凡中寻找不平凡,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梦前行。

  墨香幽韵,沉淀古人智慧,助我陶冶性情,洞明世事,思索人生;幽韵墨香,润泽我的华年,伴我穿越古今,丰腴灵魂,点亮心灯。

  教师点评: 小作者带我们一起感悟幽韵墨香之润泽华年,选材精当,思路明晰,语言生动,富有哲思和文采,可见炼字炼句之功。


  纸醉

  九(5)班 姚田田 指导教师 李婷婷

  一袭清风吹过窗前,有暗香浮动,熟悉又温柔。蔷薇色的天光透过薄薄的青雾,落在淡黄的书页,映着珠玑字句。

  我依木凳而坐,任凭涓涓的风轻柔地吹在身上。当马修驾车走过,我的眼前出现一个甜美可爱的女孩——安妮。她虽童年坎坷,却始终持有一颗对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一切充满爱与感激的心灵。天色渐暮,沉醉书中,暖风中吹来了薄荷的清香……每一天都是如此的美好。

  后来,我的书桌上多了一本林清玄的散文。物我双忘之中,在寒凉冬夜的街心,织着驳驳黄迹的伸缩喇叭,与孤寂的他,共在一月之下。街被他寂寥落寞的影充塞,凌晨时凌乱的颠簸的脚步,曾走过飘零的过去, 一望无际的豆田……一杯酒,话语骊歌,看过后让人像是“真的喝醉了,醉得连想故乡都要掉眼泪”,方知乡愁原是一首时光的骊歌。而在品读《青山白发》一篇时,我面前蓊然如翠屏的青山,一下白了头发,浩荡无垠的芒花荡袭卷而来,苇草飘摇,似丛簇的白羽,生涩而又恣意地浮沉着脉脉的清香。恍惚之中,我思想起那《醉古堂剑扫》《把酒问月》以及《孔雀东南飞》中的“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原来,书中有道。人生最好的道路是“心田不长无名草,性地常开智慧花”,看待因缘最好的方式是“历尽万般红尘劫,犹若凉风轻拂面”。

  手边的纸页一张张滑走,我眼中的兵马迷乱、金甲花枪渐而沉寂,只留下一泊浅浅的水洼。泛着浅绿的浮光中,依稀还能零乱地望见“雷厉风飞兵似虎,翻江腾地马如龙”,瞥见“两股鞭飞风雨响,一条枪到鬼神愁”,忆起“日烘旗帜青龙见,风摆旌旗朱雀摇”。然而水波一蹙,戴着云彩彩红抹额,披一副戗金乌油甲,系着玲珑碧玉带,骑跨在千里乌骓马上的呼延灼慢慢散去了,我的目光也终于停留在了那最后一句“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上了,不禁心头一酸。

  泛舟于书浪之中,放慢生活的脚步,语一段意浅吻红尘,悬一缕情轻温世间。那书纸,不杂纤尘,喃喃絮语“吾似昔人,已非昔人”。

  纸醉,醉于书的明漪间,醉于心的清梦中。

  教师点评: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本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带读者在时间里思承千载,在空间里游历中外,这正是读书的魅力。文辞清新隽永,韵味悠长,给人美的享受。


  人可书文 书可育人

  八(5)班 杨子欣 指导教师 汪本芹

  沉于书海,可受万峰之巅的长风浩荡;可感千古名城毁于不忠之将;可闻绵绵鸣韵于春园小庭;亦可悟腊梅风雅出尘、玉骨冰肌,松柏傲骨之本、立于风雪。

  书为人一生之忠友,这是祖父常对我说的。儿时,只记得祖父常于窗边静心读书,那时我淘气也不认得几字,只觉得祖父抱着的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犹如线虫般扭曲于白纸上,令人十分不适,我便常常避着书,偶尔学着祖父的样子翻翻生动有趣的小儿书。

  时间夹着书屑在流水中乱撞,待到大些,我对书的认识逐渐变化。起初,是同我从小长大的玩伴因学业而分别,我仿佛只孤零一人。后来,伴我玩耍的小狗——我养的小狗因年岁之大经不住时间之磨练,也离我而去,我受到生活沉重的一击。最后,连祖父也抵挡不住时间的冲击,他在病床上一页一页的翻着书,仿佛翻看他的生命。我终于忍受不住了,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使我深深堕入悲伤的深渊,我真的只剩孤身一人了。那时,被命运推向谷底的我将灵魂集中在了床前所剩无几、零零散散的书上,我轻轻拿起一本书抱在怀里,轻轻翻看书页,这便是我认真品读的第一本书——《狼王梦》。从我翻看这本书起,我的人生将以书为伴。

  作为一部儿童著作,沈石溪写《狼王梦》时能将人物细腻的情感赋于动物身上,书中真挚的情感,细致的心理描写轻而易举地将我带入狼群之中:我会因痛失爱子的母狼而悲伤,会为嫉妒而食同伴的白眼狼而愤怒,会为争王无力的公狼感到无奈……仿佛将灵魂注入书中,将苦恼倾泄于书中,这种神奇之感不得不使我改变对书的看法:排排文字并非无感之字,而是有力量、有万般情丝交杂其中,细细品味,可解无乐之苦,可感深情之味。这时,我终能够理解祖父说的:“书为人一生之忠友。”

  往后的生活中,无不有书为伴。现在,我又将目光聚焦于马伯庸的小说,《长安十二时辰》紧抓人心,我时常沉迷其中,遇到困难时总记得主人公的话:“人是我自己做的,路是我自己挑的,我需为我的选择负责。”

  良书尚多,我只不过才起步,却已知:书为人写,书可育人。

  教师点评: 一路走来,满身书香。有家庭弥漫的书香,有自我的领悟。习作围绕读书和成长,结构清晰,语言生动。


  书香点染我的成长

  九(5)班 王钰鑫 指导教师 李婷婷

  静坐窗前,手中捧着墨香的书,目光从字里行间缓缓流过,又是熟悉的感觉,又是相似的画面,将我拉回记忆的长河。

  儿时,小小的院子里树叶绿隙间渗漏进来的阳光一点一滴地淌落在木桌上放置的古诗上,母亲坐在一旁的摇椅上,静静地聆听那稚嫩的声音诵读着一句句典雅的诗词,脸上的笑容如琉璃打破了水面一般,我望着母亲,看着她眼中的赞许,心里满是欢喜,那稚嫩却又抑扬顿挫的声音所诵读的诗书,从清明纷纷飘落的杏花雨到边塞缓缓降下的落日,整个院子被朗诵的声音所填满,被散落的书香所晕染。内心平庸的土地也焕发蓬勃的生机。

  儿时的书声琅琅,伴随我扬起成长前行的风帆。

  少年时,木桌上的古诗已经悄然不见,留下了那密密麻麻的摘抄本。浅浅的云悠悠然然,镀在明月的周围,月光穿透云层,斑驳的落在薄薄的本子上,屋内的灯光如涓涓细流从窗边流出,缓缓向远方延绵。当我经历了挫折的风暴,默默舔舐身上的伤口时,村上春树的话语在眼前浮过:“经过暴风雨后的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当我遭受失败的打击,心灰意冷时,罗曼·罗兰的教诲在耳边回响:“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了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我随着笔尖流淌的言语,去寻世间百态,去观人情冷暖,去品那每一个小小的人物身后不平凡的故事。书香浸染点点月光,心的花海含苞待放。

  少时摘抄本上流露的书香,点染了我前行的路。

  现在,我每日都沉在书海,思绪化作泉水在本上浸染,波涌。我与杨绛相逢,书写下那点滴时光中三人生活的小确幸,发现日中的幸福不过近在眼前;我与鲁迅邂逅,抒发对那封建礼教“吃人”的厌恶,对苦苦在泥潭中挣扎的人民的怜惜;我与罗琳相伴,写尽那对未知世界探究的热忱,对成长途中炙热友谊相随的慕艳。我行走在书的世界,被书香萦绕,持手中的笔,书写那对阅读的感悟,内心的花海被书香催开,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绚烂。

  春风和煦,书香如一条纤细却又不断的丝线,将我与另一个丰富广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伴我一生。

  教师点评: 作者用心选取了成长中与书相伴的三个阶段,品味了不同的书香味道。文字自然清新,如淡淡的书香,沁人心脾。


  花为蝴蝶而放 书为我而敞开

  七(5)班 钱怡辰 指导教师 张媛

  一只灵动的蝴蝶,轻盈地飞过,渐行渐远,不久融进书里:花为蝴蝶而放,书为你而敞开。墨香在四周氤氲……

  静心品读,书香自来。小时候经常缠着父母给讲故事,读诗集。夏夜缱绻,树叶片片,随风而晕;鸣蝉阵阵,连绵交错。空气中浸满花草香,热烈而浓郁,这是独属于夏夜的气息。这时候,喜欢听妈妈给我讲妙趣横生的《安徒生童话》,美妙梦幻的《一千零一夜》,回肠荡气的《水浒传》。喜欢听冰心的诗“紫藤萝落在池上了,花架下长昼无人,只有微风吹着叶儿响”。不为别的,只为我家门前的花架上就爬着茂盛的紫藤萝,零星的垂落下来几枝,和院墙外的景物交相辉映着。我就和妈妈躺在小小的躺椅上,小扇轻轻地摇着,妈妈柔柔地念着,童年的美好和缤纷在此刻一起融入我的血肉,随着我的心一起跳动,启蒙我柔嫩的心灵。

  时间荏苒,转眼间我从“百草园”被拉入“三味书屋”。第一次和诗词邂逅于图书馆。宁静的氛围里,翻动的书页似蝴蝶振翅,指尖捻过书本,树叶翻动带来一片清新和绿意。古朴醇厚的气息袭来,结识李白一起共邀明月,邀陶渊明秋日赏菊,与王维在空山中弹琴打坐,和唐寅在桃花坞里吟诗作对。鸟鸣声声,回音无穷,诗词中看尽满城春色,欣赏壮丽江山,使我的内心变得宁静充盈,面对大千世界的风雨,再也不会无语凝噎。

  诗词划着小船为我送行,一路青山环绕,绿树成荫,我踏着歌声,走进了新的天地。

  青春期感到迷惘踌躇时,老师送我一本《简·爱》。简·爱从小缺乏爱的浇灌,在面对不平等、封建的思想时却能勇于打破牢笼,顽强抵抗。她的那句“我不是鸟儿,也没有人给我罩上网,我是一个拥有自主意识的自由的人”深深触动到了我,我有什么理由让自己被琐事束缚?我应该冲破思想的桎梏,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奋勇前行!我能感知到我内心已经更加强大了,那渴望更多阅读的树芽在我的心底生根。

  我在书籍编织的精巧生动的世界里,窥见了各色的人生,才知道人生原来有无限可能,我的人生也正等着我去探索!

  教师点评:小作者按成长轨迹选材,层次分明,凸显书籍在不同阶段的意义与影响。语言含蓄隽永,文思飞扬。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