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墨追梦,以笔寻光
八(2)班 宫冬硕 指导教师 邢云梦
回忆,静好而纯粹,酿进时光的泉,漾出旖旎的梦。那清晨的迷雾,透过氤氲的日光,让人愈发惆怅。是理想的力量,让我冲破黑暗,迎接光明。
窗外细雨缱绻,打湿了路边黛色的松柏,打湿了无家可归的鸟儿羽翼,也打湿了我的心。热爱书法,却又不擅长,奈何?是坚持一份少年的执着,还是放下一份执念,奈何?每每看见他人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时,我怎一个“羡”字了得?
昔日,踔厉奋发——
我悄悄地在书房里练习书法,或篆或隶或楷或行或草,感受笔下那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迈,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乐观。从“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执着,到“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的期待。何时才能寻得这流淌在书法长河里的光辉呢?殊不知,这一切都被母亲看在眼里。“孩子,我给你报了个书法比赛,去试试?”我起初惊讶,然后欣喜。“嗯,试一试。”我鼓起了勇气,并在书法比赛中一展风采,小有成就。
原来,青春如一个莫比乌斯环,既是出发,也是到达。
接下来的日子里,是一次次的自我突破。每一次书写的酸痛,都形成一个砥砺前行的逗号;每一次的提按、逆锋、露锋,都在我的心田上敲出一个个满意的句号;每一次摩崖、执使都在理想的道路上铺上直指远方的破折号……在书法中哪些字需要折锋,哪些字需要藏锋,何时要提,何时要收,我一丝不苟地练习着。正如练习册上的那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那么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把背影留在清晨的书房中,也留在夕阳西下的教室里。那些日子,我告别了往日的怯懦,甩开了昔日的自卑。我在追梦的路上终于看见了一道属于自己的光。这就是理想的力量。
未来,曲终奏雅——
停笔、回墨、收锋,我仍执笔而思。原来,理想如星辰,在黑暗中为我指引方向。理想如春雨,为我带来希望。我想,不忘初心,理想之光终会熠熠生辉。
教师点评:本文语言流畅,结构清晰,注重细节描写,以个人学习书法的经历,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的追逐,尽显少年志!
把铮铮琴韵写进理想
八(7)班 庞陈嘉逸 指导教师 沈静
一把古琴,成为了信念支柱;一盏心灯,点燃了逐梦热情。——题记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飞越十三个徽位,跳动于七条琴弦,我把铮铮琴韵写进理想。
“手型!指法!节奏!”老师的声音在耳旁回响。
“还是弹不好!”一阵吼声从房中传出,这几个恼人的片段已如拦路虎一般困扰我多时了,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紧密地挤在一起,多变难弹的指法更阻挡着我前行的路。耐心逐渐耗尽,耳旁尽是“蹦蹦蹦”的难听的琴声。
我如此热爱的乐器啊!就要这么放弃了吗?可我的理想是登上万人瞩目的舞台展示自我啊!
窗外的暖阳透过纱窗洒在琴弦上,散着金辉。既然无人为我搭台,那我就独自演奏这段不被人认可的乐曲!
翻开琴谱,一张卡片出现在眼前——“宁如飞萤赴火,不做樗木长春。”自古都嘲笑飞萤愚蠢,却无人学习它的勇气——那即使萤火一瞬,也不惧烈火的勇气!
回过神,我已端坐琴架前,心中默念那练习千万次的谱子,深吸一口气,极力点亮心中的萤火——
宁如飞萤赴火。
日夜交替,晨光依稀记得我反复练习时的神情;炙热的正午总是听见我练习时奏出的音符;群星则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仔细琢磨每一个指法,努力钻研每一个音节,认真揣摩指法之间的转换,调整每一个节奏,每一个停顿的间隙,节奏多变的片段就多次练习,指法变换快就一个指法一个指法地训练,十六分音符过多就从慢到快递进练习。即使只是流光一点,也值得我为之付出一切。
不做樗木长春。
基本功已炉火纯青,指法愈加熟练,曾经得过且过的小鬼,如今被一个更坚定的少年取而代之。手上的茧子越磨越厚,那是努力的痕迹。
终于,指尖在琴弦上跳跃,右手拨动着琴弦,配合着左手的舞蹈,优美的旋律随着那疯狂的舞蹈流泻。忽如狂风暴雨时波澜壮阔的大海,又忽如风平浪静后的鸟语花香。
我梦见一片焦土,一株破土而出的心蕊,它面向朝阳绽放,向我低语呢喃,宁如飞萤赴火,不做樗木长春!古琴的旋律已成为照进我心中的一束光,重燃了我的心灯。
琴音袅袅,我笑着,向着有萤光的地方跑去,那里是我的理想彼岸。
教师点评:“立志如山,行道如水”,不如山,无法始终如一,不如水,无法曲达。追寻理想的道路虽然曲折而漫长,但理想可以让人在迷茫中看见方向,在沮丧中获得力量!所以成功的桂冠终会属于披星戴月、翻山越岭的作者。
点亮理想之光,唱响奋斗之歌
九(5)班 徐雅雯 指导教师 孙健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题记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照亮我们成长的征途,指引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身为当代青年,我们当点亮理想之光,唱响奋斗之歌。
点亮理想之光,需要树立理想,坚持不懈。
有人说,少年的眼里除了四时风物,还应有山川星河。“有志者,事竟成。”有些理想看似遥不可及,但有志者事终能将它变为现实。王亚平,中国首个进入空间站的女航天员。当年杨利伟进入太空的报道,激发了她探索太空的梦想。自那以后,她挥汗如雨,朝着目标全力奔跑,在日复一日的“魔鬼训练”中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如今,她已两度进入空间站,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耀眼明星。有理想谁都了不起,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无论是成功或失败,她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理想,为了理想之光而奋斗。
点亮理想之光,需要脚踏实地,不畏险阻。
追寻理想的路途,很难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踏踏实实一步步走去。2018年,央视大型科普节目中《加油!向未来》中第三季决出的十八岁总冠军陈鲲羽,从天文地理知识到生活常识,从实验推理到数据计算,我们看到的他似乎无所不能,但走进他的生活,我们才发现所谓的天才背后,是怎样的汗水和心血灌注出来的!这个00后,没有抖音,没有QQ,每天有效学习四到六小时,会为了一场比赛全力以赴,会为了一次实验焦头烂额……无论他遇到什么困难,总会用汗水表达热爱。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到了脚踏实地,不畏险阻。
点亮理想之光,需要善于思考,提升自己。
朝着理想的艰苦奋斗,如果失去思考的力量加持,很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同样是一个老师,一节课,同样的作业,为什么总会有脱颖而出的“学神”呢?那是因为有些同学只会盲目刷题,没有总结思考,反思错误,而有的同学勤于思考,在思考中提升自己,自然会事半功倍。奋斗精神固然可贵,但若是不懂得思考,只是盲目前进,很可能会愈走愈偏。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让我们以青年之名,立鸿鹄之志,这首理想之歌,我们将继续吟唱!
教师点评:文章题目即观点,观点鲜明,三个分论点层层深入。语言流畅、精警、有力。能用合适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结尾引用古诗文,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昂扬。
那山那人
七(10)班 张雅妮 指导教师 马丽丽
“玉青,快点跟上啊!”前面传来外公的呼喊,今天天气真好,鸟儿在枝头歌唱,太阳照得人暖洋洋的。“来了来了。”小小的玉青抱着比自己高出一大截的树苗,不免有些吃力,但还是咬紧牙关快步跟上。
他是大山的孩子,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里,守护者山里的一草一木,他为此感到骄傲。
他和外公来到一片土地,开始了今天的种植。外公慈祥的脸上绽开笑容:“玉青啊,你看这些小树苗,像不像你?过不了多久它们就会长成大树。”玉青高兴地点点头,说:“是呀,我也要快快长大!”整个林子都充满欢声笑语。
外公又带玉青看了大树,这里的树木参天,枝繁叶茂,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与刚才的小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绿色的世界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和谐。玉青惊呆了,久久没有缓过神来,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
外公突然说话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想,”即使站在同一个地方,看到的风景也不同。我没有走出大山,而是选择留下来做守山人,是因为这座大山太可爱了,她值得被守护,即使付出我生命中的所有时光,我也觉得不后悔。”外公顿了顿又说:“玉青,也许你觉得在山里的日子不好过,也许你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都没关系,那是你自己的人生。”玉青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对理想这个词他心里没有方向。
后来的一个长夏,雨水连绵不绝,林中刚栽的新树苗又被雨水冲走,外公接连几天没有在家,一直守着树,但他在雨中跌了一跤。最后一次看见外公,是在医院里。外公激动的对玉青说:“孩子啊,雨停了,替我看看那些树好不好,外公想它们了。”玉青看看窗外,雨还在下着:“等雨停了,外公自己去看才好呢。”
可是后来,外公却没有等到雨停。
“玉青,走吧。”是父亲的声音。玉青望着外公的坟想起了与他的点点回忆,山间的风很少,这一刻却舞动着,要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桦树……都是当年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大树,发出哗哗的响声。外公安息于此,与他心爱的树在一起。
玉青的心中也有了方向,山外的风景是看不完的,山内的也是,山外的人只要新鲜有趣好玩,而山里的人祖祖辈辈将山当做信仰。
玉青始终惦记着那座青山,还有那位爱他的外公。
教师点评:文章开头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人物形象生动立体,让读者产生深刻的印象。以感受引入,以哲思结尾。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追逐野栀子般的人生
八(3)班 王若茜 指导教师 蔡雨
一大片云朵般的洁白,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山坡上,芳香之间仿佛为仲夏成就了最美的年华。而我在追求我的理想,追逐野栀子般的人生。
我从来没见过开的如此顽强的野栀子。路旁是那七月的野栀子,昨晚的雨点猛烈地打在花瓣上,即便是经历了那样的惨烈斗争,野栀子仍努力的用尽全力,肆意绽放。它们未像别的花那样娇滴滴地畏缩着,它们笑得好似比星光还要璀璨几分,白色的花瓣托举着幽黄的花蕊,花瓣雪白到比天使的羽翼还要夺目。
记忆回溯,两天前的我为了儿时的梦想,想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学习跆拳道。但朋友在我报名的时候对我说道:“跆拳道太苦,对于女生没有成功的希望。”我虽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看着眼前的栀子花,我暗感羞愧,当即下定决心,要为理想而拼,坚信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当夕阳缓慢落下,我向道馆奋力跑去。我追逐野栀子一般的人生,勇于尝试,不负韶华。初夏,我寻到了我的理想。
栀子花的种子破土而出,它好似更加坚韧,往日招摇的茉莉早已酷暑难耐,隐没在深色的泥土之中,成了野栀子的点缀。而我就是那陪衬的茉莉。蝉鸣依旧,我却觉得这忽高忽低的蝉鸣如此烦人,好似在时不时嘲笑我的失败。我紧紧地攥着手中的奖牌。上面赫然写着第十名。小小的比赛,我却名落孙山。我泣不成声,宣泄着自己的失败。路旁开着一簇又一簇的野栀子,我深知那是娇弱的茉莉并未努力尝试,而那野栀子却是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回忆往日,是我不够努力才会失败。“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自那日以后,我便每天都到道馆练习。记得那时的我,推开道馆的门,走进道馆内,穿上白色竞技服,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汗水从额头滚落下来,但我不知疲倦的依旧练习。我追逐野栀子一般的人生,勤于努力,不畏风雨。盛夏,我为我的理想而奋斗。
眼前的野栀子花朵很小,只有那努力散发的的馥郁芳香,宛如深巷传来的酒香,愈深愈浓,令人闻之即醉。星星点点的白色花骨朵散落在那墨绿枝叶之间,它同样也用努力成功掩盖自己的短板,展示自己掩盖后的美丽。
那一天,天很蓝,草很绿。站在那万众瞩目的领奖台上,我高举手中的奖杯,我似那野栀子,不甘暗淡。我在风雨中逆行,只为在前进的路上欣赏别样的风景,要做就做那一株最努力的野栀子!夏末,我向我的理想更进一步。
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雨可以洗走一块泥土,却无法打倒一颗竹笋。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在逆境之中成长,艳遇最好的天空——理想。人时皆在变迁,而那永恒不朽的或许只有那掩盖在漫漫尘埃下的初心和那与之匹配的理想。
我追逐我的理想,追求野栀子般的人生。
教师点评:“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作者的语言铿锵有力,将自己的逐梦之旅展示给读者,引起强烈共鸣。逐梦的道路有坎坷、有挫折,但好在一步步接近、实现,文章结构条理清晰,可读性强,实为一篇佳作。
刀破苍穹见寰宇
九(4)班 桂雨晗 指导教师 施靖
她于逆光中走来,撕破了黑暗。光影模糊了她的脸,却照亮了她手中寒芒点点的刀。——题记
“萍浏醴起义后……徐锡麟、秋瑾欲发动安庆绍兴起义……”历史老师正滔滔不绝。忽然他深深一叹,只见她眼中满是敬佩与惋惜:“秋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革命家,却惨死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手中……大家看,她手里握着一把宝刀……”
我一怔,复低头,她手中紧紧所握,竟是一把短刀!刀的寒芒,冲散了她恬静柔和的五官,她的眼中,只余凌厉与决然。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何等豪迈!何等气魄!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她眼中容不得那缠不尽的足,也容不得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鄙见,更容不得那在家从夫夫死从子的陋规,她要女性们砸碎万恶的枷锁站起来,似男儿般人格独立、顶天立地!她说:“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欲求男女平等,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能事事仰于男人……”作为一名闪着光的女性,她引刀高呼、掷地有声。
为女权而战,是秋瑾个人理想的光芒,也是千千万万女性走上历史舞台的理想之光!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何等激昂、何等方刚!
她冲破阻挠,远赴日本学习,亲身参与革命,壮大革命力量。日本人的傲慢与蔑视,激怒了她,她愤然归国,要求发动起义。当同伴徐锡麟身死的消息传来时,那一刻,她心中只有悲愤,乌黑的枪口下,她的宝刀闪闪发光。那刀紧握在她手中,一刻不息地刺向敌人,直抵要害,至死方休!森森刀芒,照亮了革命;满腔热血,染红了史书。
为强国而战,是秋瑾个人理想的光芒,也是民族理想的光芒!
她的宝刀是以理想铸体,以热血开槽,以信念砺锋。藏于鞘中,霜华内蕴;拔将出来,锋芒毕露;挥向敌酋,锐不可当!瞬息刺进一切“妖魔鬼怪”的心脏,扫除所有魑魅魍魉。她坚不可摧,也无坚不摧!
信念有锋芒,理想有光亮,这光芒必将划破苍穹,扫清寰宇!
教师点评:作者抓住烈士秋瑾的刀,着力表现其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为理想而献身的战斗精神,“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又何尝不是秋瑾的写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