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商务厅对全省13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了亩均效益领跑者的遴选,合肥蜀山经开区等3家入选。以最小的社会资源占用和消耗实现最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亩均论英雄”已成为改革要新动能和新活力的重要抓手。
向存量空间要发展
坐落于合肥市大蜀山脚下,合肥蜀山经开区占地仅11.6平方公里。受限于土地资源以及生态要求,环境条件“逼”着园区转换产业跑道。蜀山经开区另辟蹊径,转型升级,发力战新产业,提高了土地“含金量”,产城融合共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发展电子商务,到成为合肥跨境电商综试区重要区域,再到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蜀山区块挂牌。如今,蜀山跨境电商园区已聚集梵海集团、布诺太阳能等近200家跨境电商进出口企业。据统计,今年1-10月,蜀山跨境电商园区跨境电商出口清关单量720万单,同比增长116%,在线清关货值2.33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
从2020年开始,国家推动“双碳”发展,绿色环保产业迎来最大“风口”。蜀山经开区抢抓“机遇”,打造“中国环境谷”,以“科创+”“标准+”“场景+”“生态+”赋能产业发展,短短几年,“中国环境谷”已成为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的主战场。
近年来,蜀山经开区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坚持破立并举,向存量要空间、以亩产论英雄,推动资源要素不断向优势产业集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为开发区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指挥棒”激发新动能
“亩均论英雄”,关键在于盘活低效用地。蜀山经开区科学分类,精准施策,用好政策“指挥棒”。
“我们对企业进行分类动态管理机制,针对工业地块企业,制定了以亩均税收、亩均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要考核指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研究机构等为综合素质加分项的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将企业分为A、B、C、D四个等次分类管理。”蜀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给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2019年以来,合肥蜀经开先后投入近2.4亿元,对闲置、低效、迟迟不开工地块的高效腾退,共整合可用建设用地近330亩,用于建设天瑞金环境科技园、蓝盾研发中心及监测仪器生产基地等项目,有效保障了主导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要素。
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2021年9月,蜀山经开区启动西区“标准地”区域评估工作,当年12月底完成地震、环评、地质等8项区域评估。“我们通过‘标准地’形式开展供地工作,有效降低企业上门对接次数,简化供地流程,将原有3个月的供地时间缩减至1个半月,极大提高了供地效率。”蜀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发区还成立了“资源提升创新服务中心”,推行土地健康体检和土地管家模式,为重点项目提供有力要素保障。目前,运河新城泰禾卓海智能煤炭干选机产业化项目(一期)、安徽智能软件园项目、阳光电源零碳技术产学研基地项目均已顺利采用“标准地”形式实现供地。
作为一项牵动全局、导向性极强的改革,“亩均论英雄”被寄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厚望。“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处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广信息化管理、市场化运营,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进行一系列突破性探索,进一步发挥‘领跑者’的示范引领作用。”蜀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徐明 宣振宇 季云冈)